第四章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docx
第四章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篮球投篮的基本技巧,提高投篮准确率。通过课堂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身体素质,为后续篮球技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篮球投篮技巧。
2.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配合。
3.培养学生规则意识,遵守篮球比赛规则。
4.培养学生健康第一观念,注重体育锻炼。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篮球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篮球术语和运动规则。他们可能已经学会了原地运球、简单的脚步移动等基本篮球技能。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篮球运动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参与团队活动。他们在运动能力上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协调性好,动作灵活,而部分学生则需要更多练习以提高运动能力。学习风格上,有学生偏好视觉学习,通过观察示范来学习;有学生更倾向于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技能。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投篮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投篮姿势不正确、手腕力量不足、投篮时机把握不当等。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团队合作中遇到沟通不畅、配合不默契的问题。解决这些困难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示范、耐心指导以及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篮球运动技能教材,包括投篮技巧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篮球投篮技巧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教学视频,以辅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3.实验器材:准备篮球、篮筐、计时器等,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多个投篮练习区域,划分小组讨论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通过播放篮球比赛精彩瞬间视频,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篮球基本动作和技巧,如原地运球、脚步移动等。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包括投篮姿势、手腕用力、投篮时机等。
2.举例说明:展示标准投篮动作示范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投篮技巧。
3.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投篮技巧,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巩固练习(约30分钟)
1.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在投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如投篮姿势、手腕用力等。
四、比赛实践(约2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投篮比赛,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
2.教师组织比赛规则,强调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
五、总结反思(约5分钟)
1.学生分享自己在投篮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2.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投篮技巧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约2分钟)
1.学生课后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提高投篮技巧。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投篮动作的录像,并进行分析和改进。
七、教学延伸(约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投篮技巧应用于实际比赛中。
2.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如何运用所学技巧,提高比赛表现。
八、教学评价(约3分钟)
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投篮技巧的掌握程度。
2.学生自评和互评,共同提高。
九、课后反馈(约2分钟)
1.教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包括投篮姿势、手腕用力、投篮时机等关键环节。学生的投篮姿势更加规范,手腕力量和投篮准确性有所提高。
2.理解与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投篮技巧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他们能够根据比赛情况调整投篮策略,提高投篮的成功率。
3.团队合作:在分组练习和比赛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队友沟通和配合,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4.规则意识:通过学习篮球比赛规则,学生养成了遵守规则的意识,能够在比赛中自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体现了良好的体育道德。
5.身体素质:投篮练习和比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手臂、手腕和核心肌群的力量。长期坚持练习,学生的体质将得到显著提升。
6.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视频、互动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程度有所提高,愿意主动参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