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盐类水解说课稿答题.ppt

发布:2017-02-25约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盐 类 的 水 解 (说课稿)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课内容 4.学情分析 教 材 分 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2.新课程标准要求 3.教材处理 5.教学重难点 6.三维目标 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普通中学化学科新课标把本节内容定为理解(C级要求),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 2.新课程标准要求 ①将本节课本[科学探究]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②将盐类的水解的实质用多媒体模拟,微观过程宏观化。 3.教材处理 ①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②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盐溶液应该是显中性,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很难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来改变。 4.学情分析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和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 学习化学的兴趣 6.三维目标 二 说教学策略 2. 学法 1. 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问题讨论探究法,分析推理法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投影等教学辅助手段,便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教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学法 教 学 程 序 引 入 新课 提 出 问 题 解决 问 题 获 得 知 识 课 堂 小 结 巩 固 练 习 三 教学设计 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 引出问题: NaHCO3, Na2CO3 被视为“碱”用于油污清除和面食制作,特别是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称之为“纯碱”呢? 1.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 问题情境设计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 生求知欲,产生大胆的猜测。 科学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测溶液的pH 为什么有的盐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而有的盐溶液却是中性呢? 盐溶液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溶液的酸碱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2.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盐具有不同的酸碱性,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①写出NH4Cl 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电离情况? ②NH4Cl 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可结合成 弱电解质? ③离子间结合成弱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 ④ NH4Cl 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3.解决问题 NH4Cl = NH4+ + Cl _ H2O OH _ +H+ + NH3.H2O [OH-] [H+]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盐类的水解。讨论后由学生代表汇报结果,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学生自主分析:为什么CH3COONa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模仿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使微观过程宏观化,使学生对盐类水解过程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