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名著阅读校本课程课型的设计初探.doc

发布:2018-10-21约2.6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著阅读校本课程课型的设计初探   【摘要】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环境、途径及内容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市场经济早已波及到校园,学生阅读的目的也沾染了功利化。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获取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品位,培养人文精神,发展终身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分数或消遣娱乐。   【关键词】名著;校本课程;课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果只靠老师单方面的要求、布置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名著阅读校本课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这块阵地,在实施名著阅读校本课程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泛读课   学校统一制定了读书笔记,每学期为学生配发一本,学生用完一本之后经语文教师检查可再领。名著阅读方法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莫过于泛读,辅之以笔记,做到“读”“写”结合。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规定以下三种方式,首先是摘录式,这是学生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好词、好句、好段等等,利于积累。其次是提要式。要求学生看完一本书或一章节,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人物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概括能力。最后是心得式。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下对某一章节文章或某一段文字阅读后的心得体会。这三种读书笔记的方法都是泛读,可以综合使用,教师不做过多限制。这种课型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认真读完每一部名著。   二、精读课   当教师指定并要求对某一内容进行深度阅读时宜采用精读。通常分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浏览。就是对指定章节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此章节主题、大意或观点。第二步是提问。根据浏览的印象和自己的需要,提出需要弄清的问题,使阅读目标更加具体明确。提问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设计。第三步是深度阅读。这是关键的步骤,必须认真地阅读文章,圈点、批划、评注,弄清词句含义,逐段理解内容,理清线索,把握主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摘要、写笔记等。第四步是复述。记住需要记忆的内容,但不是一字不差的背诵,只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回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以提高阅读效果。第五步是讨论交流。即对阅读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交流,最终形成共性的结论。   如《童年》精读课“把自己读进去,把自己读出来”。整体设计包括:教学构想:以《童年》的阅读为例,抓住小说的“三要素”阅读,领悟读小说名著的“三个层次”:读出初步的印象、读透人性的复杂、读出自己的见解。教学步骤:一读出印象,自然流露读情节(学生选读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并用一句话评点选择的理由,交流阅读初步印象);二读透人物(总结人物建档案,品评人物析社会),①总结人物建档案,从姓名、别称、年龄、住址、工作、婚姻状况、学历、人生经历、政治面貌、人生壮举、性格品性、人生结局、人生信条、墓志铭等方面总结(学生分组交流,化厚为薄填档案,集体研讨外祖母的形象);②品评人物析社会(在对外祖父形成粗略印象的基础上,寻找与此印象不一样的地方仔细推敲揣摩,多角度阅读,深刻研讨外祖父的复杂性,以剖析当时社会特点进一步读透人物);三读出自我(合作评点读感受)“我和高尔基比童年”,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笔记合作朗读感受,相互评点;四总结,总结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形象。   三、交流课   通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感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学习、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思考,把阅读过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最有心得的部分通过有表情的朗读、配乐朗诵、演讲、探究以及辩论等方式展现出来。   如《三国演义》交流课关于曹操形象探究。整体设计包括:(1)构想:根据阅读计划,《三国演义》应该读到前第三十回,也就是官渡之战结束。通过前三十回的阅读,让学生关注有关曹操的主要情节,交流曹操这一人物形象。(2)方法:交流讨论。(3)教学步骤:用自己的阅读来判断:通过前三十回的阅读,让学生初步判断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求:用一个恰当的短语加以概括。用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小组交流,让学生选择最能凸显曹操英雄或奸雄特点的故事情节。要求:概括情节,不展开叙述。用自己的选择来分析:这些情节是如何凸显曹操既是英雄又是奸雄的呢?让学生抓住细节展开分析,要求:言必有据,据必有理。(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阅读交流,总结出以下几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人物的特点是由人物自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