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五)
小学语文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
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②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③社会需要④学生的年龄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 )和自信心。
A.写作能力 B.写作兴趣 C.写作技巧 D.写作天赋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 )写字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下面有关语文课程评价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
B.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总结性评价。
D.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7.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
8.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
9.《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3~4年级的学生在识字与写字过程中,要会 ,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
10.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 。
11.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是 、 和 。
三、案例分析题(10分)
12.[案例]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如何处理?
四、简答题(15分)
1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7分)
14.选择语文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8分)
五、论述题(10分)
15.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语文专业知识(90分)
一、基础知识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饯别(jiàn) 晦涩(huì) 铁栅栏(zhà) 浑身解数(xiè)
B.扒手(pá) 吱声(zī) 和稀泥(hé) 步履蹒跚(pán)
C.畜养(xù) 寒噤(jìn) 露马脚(lòu) 扪心自问(mèn)
D.顺遂(suí) 什锦(shí)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uè)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远离了喧闹的都市,驱车来到世外桃源般的僻静小山村,我们顿觉神清气爽。
B.储运罐破裂,致使部分液化石油气泄露,幸亏抢修及时,未造成大范围扩散。
C.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碧玉妆成的杨柳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
D.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垮塌,昔日的美好家园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新 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已近一年。近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
(2)美国科学家日前成功 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人类胚胎,用以研究细胞和疾病的早期发展状态。
(3)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 ,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A.修订 培养 轻而易举 B.修正 培养 轻描淡写
C.修订 培育 轻描淡写 D.修正 培育 轻而易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