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整体解决方案
PAGE
PAGE 1
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整体解决方案
一、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介绍
1、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的项目背景
关于农村信息化广播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已有大量的论述以及相关的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亿万农民都会进行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需要把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服务信息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早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就提出:“加强预警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构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公用渠道,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等信息末端的预警能力,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千米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之前有些省份在“村村通”和“村村响”工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购置了很多村组一级的广播设备,建设了一批乡村大喇叭。但由于技术问题和营运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么设备闲置,要么成了“半拉子”工程。相应的“传递信息服务农民、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央1号文件关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及实施步骤,农民对党政国策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及农业生产信息的渴求不断增强,农村信息化广播平台建设也日益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国务院有关部门、一些省份都在积极探索、争相试点。一方面,寻求能够普遍推广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在探索长效的运营机制。
现有的各个广播平台,包括有线电视、调频电台,为什么难以满足农村信息化广播的应用需求呢?因为这些广播平台是单向的,频道的数量也有限。农村信息化广播系统,大多的时间是各个村、各个乡镇这些基层在使用。同一时间,一个省可能会有几千个内容在播放。这种满足运营条件的个性化播放要求要用IP网络来覆盖。
IP终端覆盖到哪一级?到行政村还是到自然村?要想满足应急和日常播出的需要,必须覆盖无盲点。所以纯粹的IP网络也不行,一是造价太高,二是有些地方还没有通IP网络。没有IP网络的地方用低成本的调频覆盖方案。传统的调频缺乏安全性,一个发射台只有一个声音。采用数字调频,一个发射台可以有好几个声音,并且还可以加密。综合起来,我们的终端方案就是IP加数字调频的方案。要想几千个节目同时在网上跑,几万个终端同时播出,这得用分布式网络,所以我们设计了云广播平台。
2、什么是云广播? 关于广播发展的技术背景
广播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在车站、机场、厂矿、学校、酒店等场所,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广播系统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定压广播、智能广播、调频广播、数控可寻址广播等过程。这些广播技术,虽然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和增加了控制数据,但声音都还是模拟信号传输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解决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和噪声干扰的问题,传输的距离、接入的广播点数目都受到限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应用到广播领域。采用TCP/IP网络协议传输声音信息的广播系统称之为IP广播。在IP广播系统传输的声音信号需要先经过采样编码为数字信号,传输的是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信号传输距离不受限制,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拟广播在信号传输上的缺陷。IP广播主要由服务器软件系统、IP终端设备以及中间的网络传输设备构成,服务器软件将音频流发送到指定终端,终端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解码还原为模拟信号,驱动喇叭播放声音。
随着IP广播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人们希望采用IP广播技术构建更大规模的广播网络,譬如全省、全地区统一建立的农村广播,连锁机构广播系统,集团公司广播系统等等。现有IP广播系统,大多数厂家所采用的技术,基于单服务器架构模式,服务器硬件性能、网络带宽限制了广播终端节点数目,一般单台服务器能够支持的终端节点数目为200~500个。为了突破了单台服务器性能瓶颈,支持大规模IP广播网络,云广播技术应运而生。
什么是云广播呢?云广播就是采用云计算的模型分布部署实施的广播系统。云广播系统,突破了单台服务器性能瓶颈,支持多层次跨地域广播,构建全省乃至全国的IP网络广播系统,可以广泛应用在农村、连锁机构等需要跨地域统一建设的广播系统中,促成了广播系统再一次质的飞跃,开创广播系统应用的新纪元。
3、农村信息化村村响广播功能要求
实现最小细分单位到行政村或者自然村的语音通播、分区组播和点对点广播。
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程度、可控性和范围等分类分级广播。
实现播放内容提前推送并存储到终端,由终端在指定时间本地离线播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