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承德避暑山庄.ppt.ppt

发布:2017-11-01约1.5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18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 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最大的特色是它园中有山,山中有园。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帝王苑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 主要建筑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普宁寺  普乐寺 普陀宗乘之庙 殊像寺 七十二景 正宫 松鹤斋 东宫 万壑松风殿 烟波致爽殿 湖区 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文化遗产价值 1、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2、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 3、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 4、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得到了充分重视和妥善保护。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为保护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做了大量工作。 1 、1949年即建立了热河省古文物保管所,1954年,成立热河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2、 1961年,成立避暑山庄博物馆。 3、1975年,成立承德市文物事业管理局(1985年改称文物园林管理局),统一管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4、1991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了全国性社团组织“中国避暑山庄外八庙保护协会”。 5、承德市人民政府两次颁布《关于加强对避暑山庄外八庙管理的通告》,对加强管理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