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内江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5分,20个小题)
1.传统农业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农民开始探索更节能、高效、环保的农业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培育良种、发展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提高生态承载力
B.将秸秆青贮、氨化处理使废物资源化,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D.向稻田中引入河蟹一定会使稻田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2.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动物、植物及微生物
B.建立种子库是保护遗传和物种多样性重要措施
C.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D.仿生学的发展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C.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D.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程度,遵循了协调原理
4.在一些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中,灭菌、消毒、防腐等是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制作果酒过程中,葡萄用清水冲洗后需用70%的酒精消毒
B.金华火腿制作过程中盐腌等防腐措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C.制作泡菜时泡菜坛要密封,主要目的是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D.泡菜腌制过程中,通常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来抑制杂菌
5.中国用微生物发酵得到食品历史悠久,酸奶和葡萄酒广受人们喜爱,酸奶是多种乳酸菌利用牛奶发酵产生的,葡萄酒则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下列有关这两种微生物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具有核糖体,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B.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没有以核膜包被细胞核,都有DNA和RNA
C.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层次,没有个体层次
D.乳酸菌和酵母菌在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CO2
6.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Fe和I分别参与构成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
B.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
C.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被鉴定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麦芽糖
D.梨汁含有丰富的果糖,是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良好材料
7.为研究气温升高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学家开展了水体增温实验,发现水体增温4℃时,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均下降,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体增温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的原因是其呼吸速率下降
B.水体增温可能会引发水体中O2含量减少和CO2含量升高
C.水体增温持续可能会导致水体中顶级消费者最先消失
D.水体增温导致呼吸速率加快是能量传递效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
8.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每年水稻孕穗之前,农民会选择鲤鱼、草鱼、鲫鱼等鱼苗放养在水稻田里。这些鱼一开始以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为食,待到水稻抽穗扬花时,它们则主要以水稻凋落在水面的稻花为食,其肉质鲜美,有稻米之香,故名“稻花鱼”。下列有关该生态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立体空间,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C.该模式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加快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稻田中的水稻、鱼、害虫、杂草及其他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9.下图为能量流经生产者的过程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用a+b或a+c+d+e表示
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中的一部分
C.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e/b)×100%
D.图中c的能量若为正值,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正在增长过程中
10.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都能从松树的筛管中吸取汁液,影响松树的生长。松墨天牛幼虫会分泌信息素吸引松材线虫进入天牛气管,寄生在天牛气管中的松材线虫能释放信息素,促进天牛体内蜕皮素的合成,缩短天牛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时间。松墨天牛成虫体表所携带的蓝变菌可使松树质地变软,有利于松材线虫侵入松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与松树的关系均属于寄生
B.松墨天牛与松材线虫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
C.松墨天牛分泌的信息素对松材线虫有利,对其自身不利
D.诱杀松墨天牛可减缓松材线虫对松树的危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