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教育.ppt

发布:2018-05-24约1.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世界向多级化方向发展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5.2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5.3区域经济一体化 世界经济区域化 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5.4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要点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多级化趋势 2.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二、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三、综合国力 1.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2.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教学内容的特点 1. 与初中历史、高中思想政治的联系密切 2. 与当今国际形势新的变化和热点问题相联系 3. 开放性强 4. 教学内容概括程度高、时间跨度大 5. 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少,着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竞争意识和初步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能力 **建议注意教学策略的设计和组织 有关政治地理学的几个问题 一、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 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三、经济活动全球化 四、综合国力 地理与政治 “地理因素是政治行为不可抗拒的因素” “创造历史的永远是人,地理条件决定历史发生的地点” “通过经济的欲求和地理的机遇来引导政治的动向。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否认识到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 政治地理学 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 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门介于政治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及其过程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 地缘政治学作为政治地理学的重要流派,它的研究集中于一个变化中的国际环境下,地理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 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 地理大发现与世界政治地图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16-18世纪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地图形成(18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两极体系形成、发展与分化瓦解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特点 1. 两极格局消失,多级趋势出现 2. 单一矛盾转化为多重矛盾 3. 全球军事对抗和世界大战危险减少,地 区性冲突和不安定因素增多 4. 世界经济关系全球化、集团化、区域化 经济活动全球化 发展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略) 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 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综合国力的概念 “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的综合” “对他人意志与行为的控制” “一个国家控制别国的一般能力” “国力, 即国家的强制能力” 综合国力基本要素 “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以基本实体为前提,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 “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克莱因国力方程 Pp=(C+E+M)(S+W) 不同学者对国力认识上的差异 1. 对国力要素的不同认识 2. 对“软”、硬要素的不同认识 3. 对各要素对国力影响大小的不同认识 4. 对“软”要素的不同评估 5. 对经济发展的指标的不同认识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