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窥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pdf

发布:2017-09-11约5.0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第 14期 蛹互谚 总第255期 , THESILKR0AD 理论与实践I8《I 管窥高校贫困生 “心理贫困”问题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 术 成正兴 陆喜元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经济困难 ,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 观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关注和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其 良好的社会心态、心理素质,培养其高 尚的心理情操 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亟需关注的问题 。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高校贫困生 ;心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77—0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扶志是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 行为起决定作用。总自说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研究基本 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 E是符合人的需要产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 匕反映了人类 要内容。近年来,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通过 “奖、贷、减、助、补、 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免、缓”等政策,贫困生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然而,由 二、贫困生心理需求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于存在着在经济状况、社会背景、成长道路、生活态度等方面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贫 的差异,—些贫困生产生 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自我封闭、心 困生,将更进一步发展到安全、社交等 理需求层面。 理失衡、愤1i』}俗等问题。这IJ心理问题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 (一)安全需要 的学业及个 ^潜能的发挥,使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并较好地 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受乡土文化影响较深,对于城市文 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 化、人际交往规则以及城市内隐文化等了解较少,所以进入大 工作者对于助困工作的认识就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要 学后,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比本身就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 深人学生心理世界,了解其行为动机背后反映的某种心理需 生相对困难得多,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一方面,很多以前没有 求、心理状态。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帮助 做过的事隋现在需要他去做,但fl 不知道如伺去做。另—方 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面,从过去熟悉的社会环境变成了—个陌生的环境,原来的社 一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会关系现在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943年发表的 《人类动机 得他们常常感到茫然无助,感到缺乏安全感。贫困生和其他大 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在马斯洛看来,动机是 学生—样有理想,f电ff1渴望成才,对未来充满向往。但是,当前 在需要的基础 E产生的,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复杂心理状态,是 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和城市学生相比,由于缺乏物质 人的心理需要的表现。他将人的需要为序将其排列成五个层 支持和社会支持,贫困生如果要获得同样的机会必须比别人 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 自我实 付出多八佶甚至几十倍的努力。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贫困 现需要。一般来说,五种需要就像阶梯—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 生经常处于由自尊 的损伤、自信 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 级递升,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但 等交织而形成的紧张焦虑、忧虑的消极情绪之中,让f电f门觉得 这种次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 前途渺茫,缺乏安全感。 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因为同一时期,—个人可能有几种需 (二)爱的需要 要,这些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的。但是,由于 ^在不同的时期 青年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