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地理试题和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学年浙江省五校联考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5月1日,加拿大一名男子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个白色厢式货车的车厢,车厢里有一辆锈迹斑斑的哈雷摩托车,摩托车悬挂着日本宫城县的牌照,宫城县是日本去年海啸(3月11日)的重灾区,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寻找车主。据了解,有超过150万吨的日本海啸垃圾经由太平洋漂向了加拿大的西海岸。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洋流的流速最接近
A. 10公里/天 B.20公里/天 C. 30公里/天 D.40公里/天
2.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海域位于板块生长边 。 B.②洋流所所在海域的大洋东海岸形成了大渔场
C.③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③海域也有可能发现日本地震漂来的物品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有科学家发现:就热量条件而言,林线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10℃等温线非常吻合。结合以上资料及图2,回答3—5题。
3.关于林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纬度相同,林线海拔高度相同
B.我国林线最高的地区在大小兴安岭一带
C.林线的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尤其决定于最冷月的温度
D.7月份的中午,北半球各地林线处的气温相差无几
4.据图判断
A.高山林线海拔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B.30°N至50°N之间,纬度每增加1度,林线海拔降低150米
C.在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很少能观赏到林线
D.中纬度地区的林线海拔南半球高于北半球
5.林带有上限也有下限,关于下限的分析最不可能的是
A.随着海拔上升,降水量变化,在山腰出现了最大降雨带
B.山地海拔过高,热量条件不足,森林无法延伸至此
C.背风坡位置,越过山顶下沉的风又干又热,森林无法向下延伸
D.低处的河谷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存在冻土层,森林无法延伸至此
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被称为波浪岩,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西部的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36°N,112°W)发现了波浪谷,它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以内陆湖泊相为主的红色碎屑岩沉积地貌,它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湖相沉积期、上升剥蚀期、景观形成期。目前,美国波浪谷景区每天只发放20张进入许可证,我国波浪谷分布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结合材料及图3、图4,回答6-7题。
6.我国波浪谷的成因与美国波浪谷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省区(或自治区、直辖市)有波浪谷分布的是
A.福建省 B.陕西省 C.新疆 D.吉林省
7.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谷分布区明显体现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基本没有内力作用的影响
B.波浪谷地区的红色砂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因此图4的做法可以大力倡导
C.波浪谷分布的地区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地方
D.美国限制进入人口,是由于景区开发的范围太小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5)及两地的气候资料(图6),回答8—9题。
8.有关图中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年平均温度明显比②地低
B.城市②受暖流的影响,冬季气候温和
C.①到②连线上年平均温度最低的地方在城市①
D.①地降水量少的月份是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而造成的
9.下列自然或人文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所在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B.城市①所在国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表现明显
C.①地附近的高大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D.图示所在洲的河流分属两个大洋水系,它们的水文特征相似
余秋雨的《行者无疆》:“驱车从甲地到乙地,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时才曙光初露。还没来得及寻找太阳,只见路边所有的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杆,……一个白天就这样火光电石般地匆匆打发了。大雾不知从何升起,……只能隐约看到昏黄的雾灯。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结合资料,回答10-11题。
10.材料中叙述的现象出现的季节
A.海南旅游正值旺季 B.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的收获季节
C.新疆阿克苏的果农正忙着采摘苹果 D.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出现了一年中较小的汛期
11.驱车过程中最有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甲乙两地受到了冷锋带来的沙尘暴的影响 B.驱车前行的道路两侧生长了很多樟树
C.甲乙两地的途中分布着冰碛地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