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1章.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的含义含义备注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构成要素:1.购买欲望(愿意)2.支付能力(能够)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一)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增强,将引起需求增加。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3.产品价格(指某产品自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6.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产品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现期需求会增加);如果预期产品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现期需求会下降)。(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类别含义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方程形式Qd=Qd(p)例如:需求函数Qd=50000-200p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需求曲线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需求的变化情形有两种: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关系的需求曲线通常情况下,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P D D’Qd一、供给的含义含义供给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同“生产”挂钩)(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4)预期。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的变化。(5)相关产品的价格。【补例】农户的一块地既可种大蒜,也可以种小白菜,当大蒜的价格上升时,该农户会在土地上种植更多的大蒜,从而会增加大蒜的供给而减少小白菜的供给。本例中大蒜与小白菜属于相关产品,大蒜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小白菜供给量的减少。(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类别含义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方程形式Qs=Qs(p)例如:供给函数Qs=-1500+300p供给规律即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曲线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如下: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的需求曲线P SQs(供给量)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线移动)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P SQs(供给量)(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1.最高限价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影响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后果1.严重买方排队现象2.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3.生产者变相涨价4.走后门措施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配给制)。只宜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2.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过大】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