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课 西学东渐 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1课 新文化运动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新”? (1)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2)经济新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新指导思想: (3)新内容: 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成果: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点和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 三. “文化”层次: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思想近代化) 1、民主、科学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前期(1915—1919) (2)概况 (3)内容 民主:指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核心)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资产阶级道德行为规范。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 三. “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时期 (思想近代化) 1、民主、科学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前期(1915—1919) (2)概况 (3)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5)评价 积极 : 辛亥革命的延续、打击专制主义、动摇传统礼教、促进思想觉醒、促进马义传播、推动五四发生 消极★ : ①不能用辩证观点看待东西方文化 ②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前期是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了,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 维新思潮 主要原因 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社会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打倒孔家店” (你还记得不?) 思想解放与传统文化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 三. “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时期 (思想近代化) 1、民主、科学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传播 ——具有马克思主义初步思想的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中,五四运动前后 新文化运动 前期(1915—1919) 特点 实践结果 核心思想 阶级阶层 新文化运动时期 阶段 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 资产阶级激进派(1915--1919 三提倡三反对,核心是民主和科学 进行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从学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到以俄为师 马克思主义者 (1917—) 马克思主义 推动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者 激进派 革命派 维新派 民 族 资 产 阶 级 洋务派 抵抗派 地 主 阶 级 影响 特点 实践 思想主张 背景 时间 派别 阶级 鸦片战争战败, 民族危机严重; 师夷长技 以制夷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第二次鸦片战 争后,清政府 面临内忧外患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 器物 迈出了中国 近代化的 第一步 ①甲午战后,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②民族资本 主义的 初步发展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思想启蒙 民主共和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革命任务未完成 民主和 科学 新文化运动 制度 思想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毛泽东思想 指导中国 革命取得 胜利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②袁世凯试图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9c40s 19c60s -90s 19c末 19c末 20c初 20c初 (1915)-191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