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制度与岗位职责.ppt
影像科制度与岗位职责2013-1-14一、影像科工作制度1、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明确病人临床资料、扫描部位、目的,严格掌握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2、实行检查安全事项告知制度,去除金属饰物、手机、磁卡等。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3、坚持集体阅片制度,疑难和特殊病例需与经治医师讨论,并作出客观诊断或建议性、指导性意见。采取报告审签、联签制度。4、报告一般当日内发出。急诊报告2小时内发出。5、建立机器保养、维修、资料保管及交接纪录。注意安全防范,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6、急救药品专人保管和定期更换。7、保持工作间内卫生,定期消毒。8、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得随意串岗、换岗、并岗及在工作室会客,严禁漏岗。值班人员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9、科内所有医疗、行政、机器等出现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按规定上报。二、影像科辐射防护制度人员均需按规定佩带热释光个人测量仪。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如有异常,按有关条理及时处理。机安装后,对机器和机房设施进行测试,证实符合防护要求,取得机器使用“设备许可证”,方可使用。人员均需参加放射防护条例上岗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检者避免不必要的照射,优化条件缩短扫描时间,使用放射防护用品。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实行轮休,疗养。010203040506三、影像科机器保养和维修制度添加标题、MR机维修、保养由保修专职维修人员、影像科及设备科工作人员负责。添加标题、MR设备需有日常运行情况,故障和维修记录。添加标题进行机器的检查,保养和清洁工作。添加标题发生故障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和说明情况,并即与设备科和应保公司维修人员联系,立即检修,排除故障。添加标题本科医技人员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设备。添加标题巡视所有设备运行情况。四、影像科抢救药品登记制度1完毕,做好抢救记录,登记,整理,消毒,记账等相应的工作。32药品应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核对,定期更换。科应配备抢救车,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并有药品登记单和记录本。五、影像科抢救记录制度像检查过程中,病人病情危重需抢救时,应立即采取积极抢救措施,并及时与急救中心和相关部门联系,提高抢救成功率。人抢救过程中,医师,护士,技师等密切配合,并及时做好记录。危重者应及时与其家属或单位联系。完毕,做好抢救记录,登记,整理,消毒,记账等相应的工作。六、影像科事故登记制度操作,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以杜绝事故发生。医疗意外和事故登记本,一旦有医疗意外和事故发生,应及时记录发生时间,地点,内容,抢救措施和当事人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院有关职能部门,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查处理影像科集体阅片,报告
审签、联签制度每日由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召集集体阅片。评价CT、MR扫描部位、采用序列及扫描方式是否得当、完整和图像后处理情况。检查报告书写、术语应用、描述、推理、结论是否客观合理。对下级医师及实习进修人员分析讲解。讨论疑难及随访病例,讨论涉及法律纠纷和相关科室会诊病例。每份报告均由上级医师审签或由同级医师联签。八、影像科查对制度检查时,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编号、科别、病房、部位、目的。诊断时,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编号、科别、病房、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采用序列等。发报告时查对编号、姓名、报告诊断意见、医师签名及报告日期。九、影像科周会、学习会制度周会在每周一早晨进行,总结上周工作,传达医院会议精神,布置本周任务。学习会分素质提高学习和业务学习,素质提高学习每两周一次,主要学习时事政治、员工素质培训读本等;业务会每月一次,安排计划系统进行专业学习。十、影像科安全防范和病人检查
安全告知制度病人安全:病人检查前进行安全注意事项和准备的告知,去除金属及磁性物品、使用耳塞等。增强检查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并签字,严格杜绝禁忌证检查。机器运转安全:检查电力情况,空调运转情况,定时进行维护、校准、检查CT球管X射线质量、磁场均匀度等并记录。环境安全:注意门窗关闭,电源、水源状况,建立防盗、监视、消防设施。员工安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不良影响的侵蚀。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十一、影像科实习、进修、
转科人员守则01须经院医务科批准、科主任同意后方可进入或结束本科室学习。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3未经科主任许可,不得操作机器。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5参加科室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打扫工作。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2在科主任领导下,医师和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不得随意串岗、换岗、替岗。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4遵纪守法,尊敬师长,认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