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事难事,作文大赛.doc

发布:2018-04-15约9.48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事难事,作文大赛 篇一: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启事及参赛题目 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启事及参赛题目 总主题:我成长 我担当 1.总主题设计背景: 当代中学生成长路上的困惑和烦恼是什么?答案也许千差万别,但角色概念的模糊无疑是最大的困惑和烦恼。有人说过,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难认识的不是世界,也不是自然,而是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认清了自己,厘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实际中,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每个人因所处的生活坏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成长的角色必然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在学校,我们又成了老师的学生;在社会上,我们又成为公民??各种角色的迅速变化和交叉转换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因此,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认清自己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并准确地“扮演”这些角色其实就是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标志。 曾几何时,社会上对于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总体印象是:任性、自我、孤僻、缺乏担当。不错,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年学子,在蜜罐中长大,在家人“众星捧月”的环境中生活,在所谓“张扬个性”的氛围中交际,在以“我”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在“尊重学生”的教育背景下求学,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行事??这种先天的娇贵和后天的溺爱造成了中学生责任感不强,担当意识差,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又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所以认清成长道路上的角色与责任,并学会担当,才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成长是中学生生活的主题。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是这个生活主题所赋予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崇尚君子,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而在孔子勾勒的君子形象中,“担当”总是最为关键的人格标准。古时候是这样,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人来到世间,注定要参与到改变世界中去。你要么把世界变得好一点,要么把世界变得坏一点。而要把世界变得好一点,客观上就要求我们秉承核心价值观,在成长的征途上不断树立担当意识。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在这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生机和挑战的时代,在机会和灾难并存,发展与抵制同生的时代,每一个学子都应该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自己担当的胸怀和勇气。何谓“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行为。作为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之一,面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的使命,不躲避、不推诿、不迷失、坦荡荡,此乃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只有勇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才能在成长的途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本届大赛的总主题从成长开始,于担当落笔。具体命名为:我成长,我担当。 2.关于命题的具体要求。 成长与担当,对中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大题材。在符合大赛总主题相关构想的前提下,命题的空间应该是十分广泛的。举凡当代中学学习生活领域的一切题材都可以进入命题的视野。诸如生活体验、未来展望、自然感悟、成长心得、心灵快意、人生世相、书海畅游、网络海洋、故乡情结、天地大美、文化传承、修身养性、翰墨风云、城乡之间、人情冷暖、社会经纬、创新发展、哲理禅思、批判现实、社会道义等无不纳入其中。 1 为了让学生有多种表达方式的选择,命题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和想象空间,提示语和材料都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实际,以触发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和感悟积累。命题可分为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等四类。要尽可能在命题中体现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力求能与高考、中考作文的命题相呼应,又不拘泥于应试作文,通过命题体现作文大赛的特殊魅力和引领作用,体现出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从而有助于中学生在作文大赛中“创意的个性的自由的表达”和“独特的深刻的精彩的表达”。 应该说,通过本届大赛命题方案的实施,广大中学生笔下的成长与担当会更精彩、更有力,因为世界是他们的,而他们又是如此的年轻、可爱! 初中组(共15题) 一、全命题作文 1.星空下的遐想 2.我给自己写封信 3.长大后我就成为你 4.相处有道 5.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人的成长是有阶段的。请根据你的体会和经历,以“成长的蜕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按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6.一路(书香、成长、风景……)一 路 (笑、歌、春风、风雨……) 7.就这样长大(慢慢地、幸福地、痛苦地、奇怪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