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改)1.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项目
性质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
编号(含年号)
流量/采样时间
样品富集方式
备注
降尘
环境
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265-1994
30D
放置集尘缸
集尘缸的放置位置选择应避免扬尘的影响。
排气参数
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1996
/
3012
烟气黑度
污染源
测烟望远镜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
30min
现场检测
沥青烟
污染源
重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
以连续1h的采样获得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玻璃纤维滤筒采集
油烟
食堂油烟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附录A
等速采样5个样品,采样时间视浓度而定。
不锈钢滤筒采集
染整油烟
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962-2015附录A
等速采样3个样品,烟温大于100度,一分钟三个样。烟温小于100度,1、2、3分钟各一个样。
不锈钢滤筒采集
颗粒物
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等速采样,采样时间视浓度定
玻璃纤维滤筒采集
总悬浮
颗粒物
环境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2-1995
采气口抽气速度0.3m/s,
100 L/min流量采气60min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um的颗粒物。滤膜毛面朝上,采样时需盖上采样头顶盖。
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
环境
HYPERLINK /hjbhbz/bzwb/dqhjbh/jcgfffbz/201109/217272.htm \t _blank 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 618-2011
采气口抽气速度0.3m/s,
100 L/min流量采气60min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滤膜毛面朝上,加PM10用切割头。
环境
重量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
采气口抽气速度0.3m/s,
100 L/min流量采气60min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滤膜毛面朝上,加PM10用切割头。
二氧化硫
环境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
时均:0.5L/min的流量采气60min
日均:0.2L/min采气24小时
一个内装10.0ml甲醛缓冲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一个内装50.0ml甲醛缓冲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23-29℃;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光。当气温高于30℃时,采样后如不能当天测定,可将样品放于冰箱内。
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T 56-2000
浓度1000mg/m3时,0.5L/min的流量采气20~30min;
浓度1000mg/0m3时,0.5L/min的流量采气13~15min;
串联两个各装30m-40ml的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尽快分析,样品放置时间不超过1h。
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 57-2000
3012自动烟尘采样器(现场测)
氮氧化物
环境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79-2009
1h以内:0.4L/min流量采气60min
24h:0.2L/min采气24小时
1h: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和一支内装5-10ml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
24h:两支吸收液之间需加氧化管
两支内装25或50ml吸收液,中间加装一支有5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
采集好的样品置于冰箱内3-5℃,并于24h内分析完毕。
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光。气温超过24℃,长时间(8h以上)应采取降温措施。
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43-1999
0.05-0.2L/min,采样至第二个吸收瓶微红。
两支内装75ml吸收液和中间加装一支有5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
采集好的样品置于冰箱内3-5℃,并于24h内分析完毕。
污染源
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
3012自动烟尘采样器(现场测)
定电位电解法
硫化氢
污染源
碘量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
0.5 L/min流量采气20-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