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输(公开课课件).ppt

发布:2015-09-20约2.65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兼爱”和“非攻” 墨子思想的精髓。 1、兼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2、非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 他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为此,他不惜“摩顶放踵而利天下”。 (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形容不辞劳苦,舍己为人。) 公输班所造的云梯: 原文: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从墨子与楚王的对话看,他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语言巧妙 言辞锋利 说理雄辩 善用比喻 * 孔子 孟子 老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新塍镇中学 王学男 1、诵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思想; 2、理解墨子的人物形象; 3、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4、理解虚词“为”“之”“以”的用法。 学习目标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墨子宣传“非攻”“兼爱”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其学说与孔子对立,在战国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文章逻辑性强,语言质朴,富于说服力。 墨 子 简 介 原文: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固: 从来,本来; 译文: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决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原文: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犹…之与…也: 好像…同…相比; 译文: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原文: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以…为…: 认为……是……; 王吏: 指楚王所派攻宋的官吏; 之: 主谓之间的助词,不用翻译; 此: 这,指上面所说的舍文轩、窃敝舆等; 译文: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原文: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九: 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 机变: 巧妙的方式; 距: 通“拒”,抵御,防御; 译文: 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 原文: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通“御” ,抵挡; 译文: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 译文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 原文: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 即使; 绝: 尽;这里指杀尽,灭绝。 译文: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一、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理清思路 1.以“见”字一线穿珠。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 背景交代 ——公输盘“服”——楚王曰:“善” —— 公输盘诎 ——楚王曰“善” 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⑴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⑵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⑶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⑷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 (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 (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整体把握 墨 子 见公输 墨子:闻警赴楚 公输:义不杀人 墨子:义不杀少 以义相责 见楚王 楚王:必有窃疾 墨子:王吏攻宋 与此类同 以智相责 见公输 公输:九设械尽 墨子:九距有余 持器待寇 以技相较 智 慧 勇 敢 止 楚 攻 宋 情节结构(二) 墨子止攻 舌 战 实 战 说公输 说楚王 欲擒故纵 激 将 法 穷追猛打 欲擒故纵 请君入瓮 讲道义 斗公输 模拟攻守 揭露阴谋 斗实力 5、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