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输系统(ITS)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国版:采用巡航导弹技术 “赛卡博”(Cycab)装备了名为“实时运动GPS”的特殊GPS系统,其精度高达1厘米。 德国版:外形像普通轿车 “路克斯”(Lux)隐藏在前灯和尾灯附近的激光摄像机随时探测汽车周围180米内的道路状况,并通过全球定位仪路面导航系统构建三维道路模型。 美国版: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今年5月8日,美国内华达州机动车辆管理局正式向谷歌颁发首张无人驾驶车辆牌照。 国内发展状况: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2000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第四代无人驾驶汽车试验成功,最高时速达76km/h,创下国内最高纪录。 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台高速无人驾驶轿车,最高时速可达170km/h。 2007年,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联合研发的红旗旗舰无人驾驶轿车。 2011年7月1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首次完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历时3小时22分钟。 实验中,无人车自主超车67次,途遇复杂天气,部分路段有雾,在咸宁还遭逢降雨。系统设定的最高时速为110公里。在实验过程中,实测的全程自主驾驶平均时速为87公里。 该车在特殊情况下进行人工干预的距离仅为2.24公里,仅占自主驾驶总里程的0.78%。 关键技术 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 车道偏离报警 碰撞报警 防撞系统/辅助驾驶系统 工业运输智能化 (5)交通流诱导系统 交通流诱导:通过提供道路交通信息、路线引导、辅助驾驶等手段,来限定、引导、组织交通运输流。 目的:方便出行,缓解拥堵。 交通诱导技术是正确引导道路使用者顺利到达目的地、实现交通流优化、避免交通阻塞、更有效的管理现代交通的一种技术。 交通流诱导系统硬件组成 (1)交通信息中心。这是动态诱导系统的核心。该系统中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和各种通信设备组成,主要功能是从各种信息源获得实时交通信息,并处理成用户需要的数据形式; (2)通信系统。负责完成车辆和交通信息中心的数据交换。信息中心通过通信系统向所有车辆不断发送实时交通状况数据,包括路段行程时间、交通事件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3)车载诱导单元。车载诱导设备主要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车辆定位设备组成。该模块的功能是接收、储存和处理交通信息,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驾驶人员输入信息和获得诱导指令。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框架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包括: 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处理子系统; 车辆定位子系统; 交通信息服务子系统; 行车路线优化子系统。 呼市交通诱导系统 思考与练习 交通流诱导系统的组成 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 电子收费系统的特点 简述智能车辆的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系统组成 什么是ITS? * * 智能化调度系统 系统构成 (1)公交调度中心 主要由信息服务系统(出行前乘车信息、换乘信息、行车时刻表、票价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接收定位数据、完成车辆信息的地图映射、地图的显示与编辑、车辆道路等信息查询、地图匹配、车辆状态信息的处理) 、大屏幕显示系统、协调调度系统和紧急情况处理系统组成。 (2)分调度中心 由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车辆的定位与监控、与调度中心的双向通信、向电子站牌发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 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 车辆定位与监控 与车辆双向通信 接收车辆短消息 地理信息系统 向电子站牌发送数据 运营调度 接收车辆定位数据 车辆信息的地图映射 分调度中心 (3)车载移动站 自动车辆定位(AVL),顾名思义就是对车辆进行实时地定位,便于统一管理、监控、调度或提供实时导航(包括路径选择优化等功能),它是多种技术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自动车辆定位系统中逐渐采用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并形成了目前较为稳定的基本模型。用于导航和监控的自动车辆定位导航仪,它包括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及惯性导航系统( INS) ,又称自主导航仪。 (4) 电子站牌 电子站牌由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控制器、光带式车辆位置显示器和LED时间显示单元、电源及防护外壳、支架以及有源或无源的ID码发射器等几部分组成。 在乘客集散量较大的中途站,设置电子站牌,向后撤乘客显示正在向本站行驶的运营车的状态位置。电子站牌现实的信息来源于公交运营控制中心; 电子站亭 电子站牌是基于GPS技术,定时接收GPS时间信息,对内部时钟进行矫正,通过LED显示时间信息。电子站牌能动态显示时间、距离本站最近的车辆行驶进程、到本站所需要的时间,还有语音提示,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