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若干问题分析.pdf

发布:2024-06-28约5.7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随着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内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光纤通信取代微波、电

力载波已成为必然。本文以南方电网光纤通信骨干网为例,介绍电力系统专用光

缆、通信电源、参数匹配及业务倒换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思路。

0引言

目前,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光纤通信凭借其安全、经济、

可靠的优势,已逐步替代了微波通信、电力载波通信等通信方式,成为我国电力

系统最重要的通信方式,在其承载的业务中,仅直接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

业务就有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EMS、调度语音、能量计量、故障录波、电

力市场以及集控站控制等等。面对越来越多的系统应用,光纤通信迎来了巨大的

发展机遇,但由于电力系统对信号传输安全性、可靠性的特殊要求,光纤通信同

样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通信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

1.1通信光缆对系统的影响

作为电力系统专用的特殊光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具有强度高、性

能稳定、无电腐蚀等优点,目前在电力系统光纤通信骨干网中应用十分广泛。但

因其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且兼做地线,因此,雷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OPGW安

全性能的重要因素。

雷击对OPGW的影响:随着OPGW大规模投入使用,其易受雷击的问题已变得

越来越突出,国内已发生多起因雷击导致OPGW外丝断股进而影响内部光纤性能

的事件,而建设单位为了确保所用光缆性能更加稳定,对OPGW更是提出了3级

雷击不断股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OPGW抗雷击性能已经成为OPGW

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目前较为通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2两点。

1)改善光缆结构和股线形状,主要是在外层股线和内层股线间留有空气隙,

以防止外层热量传导至内层和光纤,这种思想主要是保护内层光纤,对外层雷击

断股并无实质改善。

2)调整外层股线材料配比,对于雷击多发区,采用外径较粗的全铝包钢单

丝,同时提高导电率,这种思想提高了外层单丝的抗雷击水平,但增加了光缆的

生产成本和自身重量,对铁塔的承重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加大了施工难度。

1.2通信电源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通信电源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是否能够健康稳定运行。

回顾通信电源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单电源单母线、单电源双母线和双电源双

母线等三种运行方式。

1)单电源单母线运行方式:即将整流模块输出、蓄电池组、负载均连接于

同一条母线,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对设备供电安全性较低且维护检修不便,因此在

电压等级较高的变电站已基本不用。

2)(2)单电源双母线运行方式:即将一套充电机的整流模块分成两组,分别

为2条母线供电,同时每条母线配置独立的蓄电池,以实现2条母线相对独立供

电。该运行方式较好的实现了2条母线的独立供电,增强了通信电源设备的运行

可靠性,同时提高了设备检修的灵活性,由于2条母线共用同一台充电机,因此

在充电机发生物理损坏的情况下容易导致2条母线同时失电,因此目前也较少使

用。

3)(3)双电源双母线运行方式:即由两套充电机分别对2条母线供电,并配

置独立的蓄电池,实现了双路供电的完全独立,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是目前电力

通信系统中的主要供电方式。

伴随着通信电源运行方式的改变,南方电网光纤通信骨干网已逐渐摸索出一

套适合自身安全需要的供电方式:对于支持双路电源的设备,采用两路相互独立

的电源对设备供电,并实现负载均衡;对于只支持单路供电的设备,在设备前端

增加电源转换模块,实现两路电源输入;对于无人值守变电站,除采用上述措施

外,采用加大蓄电池组容量的方法以延长故障情况下的设备运行时间。

2通信设备与业务系统的匹配问题

2.1通道时延对继电保护及安自业务的影响

继电保护和安自构成了我国电网安全稳定的三道防线,其主要功能依托通信

通道承载,由于相关控制、保护信息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通信通道的时延将

对装置的动作速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乃至电网的安全稳定速度造成严重影响。

2.1.1通道时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目前,我国线路保护的主保护为线路纵联保护,根据实现原理,又可以分为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和线路纵差保护:

对于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而言,虽然故障方向的判别只是依赖于本侧

电气量,判别时间与通道时延没有关系。但是,通道时延对装置动作速度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