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09年自考会展心理学课程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09年自考会展心理学课程大纲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1. 课程性质
会展心理是会展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探讨会展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为会展从业人员了解会展消费者心理,制定会展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心理依据。本课程内容是会展管理及会展旅游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会展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养能力培养目标的一部分。
2. 课程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从会展消费心理和会展服务心理两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会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了解会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掌握会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会展的参展商和会展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懂得优秀的会展工作者应该具有哪些良好心理素质、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实现优质的会展服务、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处理会展服务工作中的各种人际难题、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做好会展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
3.课程重点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包括:第四章“需要、动机、态度与会展消费”、第五章“人格、社会与会展消费”、第六章“会展服务过程心理”、第七章“会展服务阶段心理”、第八章“会展商品销售服务心理”、第九章“会展从业人员职业心理”、第十章“会展企业的管理心理”。
4. 本课程的知识基础
会展概论与会展营销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应考者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会展学和营销学的知识基础。
II.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会展业心理综述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会展的内涵、构成要素、功能与分类;理解会展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深刻理解会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会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
1.会展的内涵、构成要素、功能与分类
2.会展心理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3.会展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及国际和国内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会展的构成要素;会展的分类;会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领会:会展概念的内涵;会展的功能;会展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3.综合应用:会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国际和国内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第二章 参与会展与购买会展产品的决策者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参展商的心理、会议消费者的心理以及会展产品消费者的心理;掌握参展商参展的心理目标和影响参展商与会展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
1.参展商参展的心理目标
2.影响参展商心理的内外部因素
3.会议消费者的心理期望
4.会展产品的内在性质与外在形象
5.影响会展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影响会展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会议消费者的心理期望。
2.领会:参展商参展的心理目标;会展产品的内在性质和外在形象。
3.综合应用:结合案例阐述影响参展商心理的内外部因素。
第三章 知觉对会展消费的影响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感、知觉的概念与联系;理解知觉的特征与心理定势;掌握会展目标和风险、会展地域和层次对会展决策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与联系
2.知觉的特征
3.知觉的心理定势
4.会展目标和风险对会展决策的影响
5.会展地域和层次对会展决策的影响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与联系。
2.领会:知觉的特征和心理定势。
3.综合应用:会展目标和风险、会展地域和层次对会展决策的影响。
第四章 需要、动机、态度与会展消费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需要、动机和态度的概念;理解会展主体的需要与会展消费之间的关系;掌握激发会展消费者参展的动机、改变会展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二、考核知识点
1.需要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2.会展消费主体的需要与会展消费的关系
3.会展动机的形成于激发
4. 态度的概念、构成与特征
5. 影响和改变会展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需要的概念、类型与特征;态度的概念、构成与特征。
2.领会:会展消费主题的需要与会展消费的关系;
3.综合应用:结合案例分析激发会展消费者参展的动机和改变会展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第五章 人格、社会与会展消费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人格的概念、特征与类型;认识几种基本的人格结构理论;理解影响会展消费的社会因素;掌握人格结构、生活方式、经济收入、参照群体和社会文化对会展消费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