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教师公招统考真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教师公招统考真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只能是正向的、促进的。
3.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是《师说》。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主要区别:教育目的强调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而教育方针强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
5.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和对话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佳水平的活动。
6.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组织形式。
7.德、智、体、美、劳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本构成。
8.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是当代社会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9.学生是系统学习直接经验为主的具有主体性的人。
10.课程是自上而下由国家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教学形式。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1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彻底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13.班级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相互影响,班主任不仅要重视班级正式组织,还要重视班级非正式组织。
14.德育过程包含教学过程,它和教学过程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5.当代教学从重视发展向重视认知转变。
16.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是由于练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
17.智力与创造性成正比,一个人有高智商就会有高的创造性。
18.自我效能感与成败经验有关,增加成功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19.柯尔伯格认为,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前提,即道德水平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提高。20.教育过程中要慎用惩罚,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严重的违规行为。
21.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强复习。
22.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从教师提出问题过渡到鼓励学生质疑和主动提问,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24.当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低的时候,他们更可能放弃学习。
25.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个别差异,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样水平。26.维果斯基认为,确定适当的目标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适当的目标”,用一个比喻就是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
27.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是能够很好的适应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28.特别聪明的学生非智力因素比较差,所以需要特别的打磨他们的性格。
29.教育法规的保障作用,是指教育法规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教育义务得到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书本费。
31.在教育领域内,有两类特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们分别是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32.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只是一种民事法律责任。
33.在同一社会中,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映的利益关系一致。
34.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
35.法律制裁只有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两种方式。
36.体罚可以帮助教师树立威信,所以不能因为某位教师体罚了学生就说他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
37.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38.师德是建立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的。39.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就是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
40.师德的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奇
2.不属于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
A. 学校教育网络化 B.学校类型进一步多样化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D. 教育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3.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
( )。
A.科学性知识 B.策略性知识
C.功能性知识 D. 生产性知识
4.教育的文化功能不包含( )。
A.文化批判 B.文化选择
C.改善人口质量 D.文化传递和保存
5.不属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
A.专业理解的建立 B.专业知识的拓展
C.专业能力的发展 D.专业方向的形6.如果一个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