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标准与选用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形铁 被测零件 测量跳动原则: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或线的变动量。 测量跳动原则是针对圆跳动和全跳动两个项目概括出的检测原则。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边界控制原则:按包容要求或最大实体要求给出形位公差,相当于给出了边界,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该边界,以判断是否合格。 量规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小 结 介绍了形位公差的标准及查表方法; 重点介绍了形位公差选用的基本原则,综合应用实例; 介绍了常用形位误差检测原则。 形位公差习题课 改正标注错误(公差项目不变) 一、改错 改正标注错误(公差项目不变) 一 、改错 练习 改正标注错误(公差项目不变) 1)孔ф60满足包容要求; 2)孔的实际轮廓遵守最大实体边界(直径等于最大实体尺寸ф60mm的理想圆柱面)。也就是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ф60mm。且孔的局部实际尺寸不得大于最大极限尺寸ф60.03mm。 3)当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边界允许有形状误差。(当实际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是ф60.00mm, 允许孔的形状误差达到最大为0.03) 二、公差原则解释 请对图示标注从公差原则方面做出解释 三、合格性判断 零件标注如图所示:1)若实测零件的圆柱直径 为Φ 19. 97mm,其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为Φ 0.04mm, 试判断其垂直度是否合格?为什么? A 1)若实测零件的圆柱直径为Φ 19. 97mm,其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为Φ 0.04mm, 试判断其垂直度是否合格?为什么? A 垂直度 da dL 19.97 dM 20 dMV 20.02 0.02 0.03 0.04 0.05 三、合格性判断 2)若实测零件的圆柱直径为Φ 19. 99mm,其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为Φ 0.04mm, 试判断其垂直度是否合格? A 垂直度 da dL 19.97 dM 20 dMV 20.02 0.02 0.03 0.04 0.05 三、合格性判断 遵守的公差原则 遵守的边界(尺寸) 实际尺寸合格的条件 最大实体状态下形位公差值 最小实体状态下形位公差值 独立原则 _ DL≤ Da ≤DM 19.99≤ Da ≤20.03 0.01 0.01 四、填表 遵守的公差原则 遵守的边界(尺寸) 实际尺寸合格的条件 最大实体状态下形位公差值 最小实体状态下形位公差值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边界 Φ 19.99 DL≤ Da ≤DM 19.99≤ Da ≤20.03 —— 0.04 四、填表 遵守的公差原则 遵守的边界(尺寸) 实际尺寸合格的条件 最大实体状态下形位公差值 最小实体状态下形位公差值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Φ 40 39.975≤ da ≤40 dfe ≤40 0 0.025 四、填表 * 首先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上节课主要介绍了几何要素及其分类,所谓几何要素即为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一些基本概念:如基准、理论正确尺寸等。 * 还介绍了形位公差项目及其标注。形位公差项目包括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轮廓度公差,位置公差——包括定向、定位和跳动公差共14项形位公差项目。它们的标注可以用框格、指引线、基准等表示。 * * * * * * * * * * * * * 所以正确理解形位公差带的特点,确定形位公差项目之间的关系对进行零件精度射击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标准与选用 ◆ 形位公差值的标准介绍 ◆ 形位公差选用原则 ◆ 综合举例 本章重点内容回顾 形位公差(误差) 位置公差(误差) 公差带 基准 1. 形位公差相关基本概念 2. 形位公差项目 本章重点内容回顾 3. 形位公差标注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形位公差值 公差原则 基准 本章重点内容回顾 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标准化与选用 熟悉形位公差标准,会查表选取; 掌握形位公差选用的基本原则,会参考相应表格进行常见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 了解常用形位误差检测原则。 学习要求 ● 圆度、圆柱度: 0,1,2,3…12 共13级 高 低 一、形位公差标准 位置度公差值由计算得到 :共12级 ● ● ◆ 形位公差标准(GB/T1184-96) ● 圆度、圆柱度公差值(部分摘录): 主参数d/D 一、形位公差标准 ● 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 主参数L/D 一、形位公差标准 ● 公差值: 一、形位公差标准 ● 公差值: 主参数 L 一、形位公差标准 ● 公差值 一、形位公差标准 ● 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