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详解.ppt

发布:2016-11-02约4.23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难点突破】——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立足点,二是“两个更多依靠”,三是走“新四化”道路,四是继续实施区域总体战略。 【澄清误区】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要实现科学发展就不能再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4)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提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条途径。) 【难点突破】——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出口竞争新优势;引资、引技、引智)③“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④增强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澄清误区】 2.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只会带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更不平衡。 (2)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出路是“引进来”。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根本基点。 材料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热点话题。掘金“一带一路”, 受惠企业越来越多。一是前些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主体,有着丰富的国际投资、合作经验,不少国有大型企业或旗下企业也成为A股的“一带一路”重要概念股、龙头股;二是当下还没成为“一带一路”重点行业,但想借道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更多开展国际业务的传统行业和企业;三是部分新兴产业及其龙头企业,在这次两会上提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颖计划。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一谈对当前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理解。 例2:(2015届临沂一模﹒改编)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方面有很强需求。我国产能充足、外汇储备较多,在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可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实现互利双赢,并促进我国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加快对外开放。 变式训练2:结合材料一,请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科学性。 1.高考考点(见课堂复习学案) 2.考情回顾 年份 考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 √ 全面小康经济目标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 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 3.考情分析 1、注重对主干知识点的考察,如“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5年来考察了4次;“市场配置资源”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别考察了2次。题目选材关注现实问题,把握重大热点,突出生活主题,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地方特色。 2、未考考点:市场调节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 3、备考启示:2015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理解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一路一带”战略布局。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把握高考复习的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 一、【明确考情】 线索指导: 本专题的复习要围绕一条主线、重点把握两对关系和三大措施。 一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两对关系——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三大措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二、【构建体系】 核心考点一: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是什么 (1)总体小康:成就与问题 (2)全面小康:新要求 (3)主题与主线: 2.为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3.怎么做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机遇 ?例1:(2015届临沂一模﹒改编) 【新常态·新应对】 为使中国经济“换挡”而不失速,必须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趋势图(%) (注:国际工业化经验表明,经济结构迈过二、三产业交叉点后,将迎来服务业蓬勃 发展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7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