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新课堂2017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6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
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生命。
设疑: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他生物也是经过这样的过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这么繁盛?外星球上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 学生欣赏并进行质疑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导入本节课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话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
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推测判断一:“神创论”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论
3.化学起源说
4.宇生说
5.热泉生态系统
学生分组进行资料交流,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小组1: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
不相信。因为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人类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通过采用教师引导、讲解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
结论:神创论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
推测判断二:宇生学说
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家可以对宇生学说作出什么推测?
结论:人类在不断探索地球外的生命,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地球外天体存在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推测判断三:热泉生态系统
引导学生对热泉生态系统进行推测
推测判断四:自然发生说
有的科学家认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我国古代认为有: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等。这个观点能证明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并提问:“肉汤中的微生物是不是肉汤自己产生的?”
推测判断五:化学进化论学说
引导学生根据5、6两组介绍的情况
讨论交流:
1.分析原始大气中有哪些主要成分?
2.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3.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都非常好,下面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给同学们收集的资料。
播放有关原始地球和原始海洋的景观录像片,然后配合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①资料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②这种情况是科学家自己看到的吗?
③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④原始地球和现在的地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小组2:学生代表介绍宇生学说资料
小组2分析陨石成分,作出推测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
学生的推测判断
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来自星外天体;
2.星外天体有形成新生命的可能;
小组3代表:介绍热泉生态系统相关资料
学生的推测判断
一种可能是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第二种可能是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的,后来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并得以保存下来。
小组4学生:介绍斯巴兰让尼和巴斯德的鹅颈的肉汤实验的过程、展示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从而证明“自然发生论”是不可信的。
小组5学生介绍:关于化学进化论学说的相关资料
小组6学生介绍展示:原始地球的情况:
学生的推测判断
1.H2O、H2、NH3、CH4、CO2、H2S。
2.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3.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学生观看视频分析、讨论问题
学生小组代表交流
小组6:负责汇报“米勒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推测得出:
1.甲烷、氨、氢、水蒸汽等气体
2.闪电
3.多种氨基酸
4.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小分子有机物。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的成功,说明了一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