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重点:苏轼诗词创作风格与鉴赏试题.docx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重点:苏轼诗词创作风格与鉴赏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
要求: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白处。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体现了以下哪种哲理?
A.宇宙的无限性
B.事物的普遍联系
C.人生的无常
D.月亮的自然规律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对比
B.比喻
C.拟人
D.排比
3.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对友人的思念
B.对亲人的怀念
C.对爱情的追求
D.对人生的感慨
4.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江山壮丽
B.城市繁华
C.森林茂密
D.湖泊宁静
5.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展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风貌?
A.乐观向上
B.坚韧不拔
C.悠然自得
D.意志坚定
6.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抱负?
A.报国之心
B.好战之志
C.雄心壮志
D.爱国情怀
7.苏轼的《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历史画面?
A.古战场的激烈
B.诗人的豪情壮志
C.历史人物的英勇
D.江河的壮丽景色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A.对人生的无奈
B.对历史的感慨
C.对友人的怀念
D.对自然的赞美
9.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对友人的思念
B.对亲人的怀念
C.对爱情的追求
D.对人生的感慨
10.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江山壮丽
B.城市繁华
C.森林茂密
D.湖泊宁静
二、简答题
要求: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2.请简要阐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所表现的意境。
3.请简要描述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
四、论述题
要求:结合苏轼的诗词创作,论述其豪放派风格的体现及影响。
1.请结合苏轼的诗词创作,论述其豪放派风格的体现。
2.分析苏轼豪放派风格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五、阅读题
要求: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2.这首诗中的“明月”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3.请分析这首诗中“把酒问青天”这一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六、比较题
要求:比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两篇作品,分析其异同点。
1.请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两篇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析两篇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3.请结合两篇作品,谈谈苏轼对赤壁这一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C.人生的无常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人生中充满了悲欢离合,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人生无常的体现。
2.B.比喻
解析:将大江东去比喻为浪淘尽,将千古风流人物比喻为被大江淘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D.对人生的感慨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4.A.江山壮丽
解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山岭和山峰,表现了江山的壮丽景色。
5.A.乐观向上
解析: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畏艰难,随遇而安。
6.A.报国之心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愿意拿起弓箭,射击天空中的狼星,体现了他的报国之心。
7.D.江河的壮丽景色
解析:这句话描绘了大江东去的景象,浪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展现了江河的壮丽景色。
8.A.对人生的无奈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对历史的无奈,对友人的怀念。
9.B.对亲人的怀念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