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问卷调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我校申报了《团的活动增强留守儿童归属感的研究》课题,为了科学准确全面的收集留守儿童的真实数据,实际、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本校进行了调查,力求从中找到有效对策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77.5%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留守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对父母的依恋发展为淡漠,进而演化为冷%的留守都是,这一隔代监护形式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承担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显力不从心。大部分的留守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调查数据显示,3.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8%的家长每周会和孩子联系一次,2.1%的家长一个月才会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与孩子没有联系。 调查中,有45.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对自己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感到心里孤单”。对学习的影响次之,调查中有26.9%的孩子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导致自己“学习没人指导监督”;对生活上的影响排在第三位,15.4%的孩子表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的“生活没人照顾”。 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留守儿童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
16.7%的留守儿童对父母不在身边稍有怨言,从而造成亲子间的情感缺失。父母弥补对孩子,不能很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合理使用 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从调查来看,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他们希望父母在家照顾自己的生活和指导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希望和父母说说心里话。有近48%留守对学习,学习态度不认真。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留守在解决问题时,大都方法单一,且自我中心严重。选择闷不吭声,容易造成学生心里的压抑,留守在与交往中难以正常的交往 留守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向同伴或者埋在心里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心里危机。 留守对于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心认为是远远不够的,这很容易造成与人沟通的困难,甚至有不合群,封闭自己。 留守对于父母外出打工,自己在家的情况很让人担忧,最明显的是感到孤单寂寞,这对学生的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留守对于外出打工的父母是非常想念的,希望能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留守在遇到挫折时在很大程度上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正确面对挫折。留守对在外打工的父母是非常担心,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对的性格养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容易引对现实生活在不满和强烈的判逆心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