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肝肝脏弥漫性病变囊性病变超声诊断.ppt

发布:2019-01-02约3.17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囊肝声像图 课后思考 1.肝脓肿超声声像图表现 2.肝硬化超声表现 3.血吸虫性肝病、肝包虫病最具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分别是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何彩云 2015.12.08 肝脏弥漫性病变超声诊断(2) 肝脏囊性病变 学习目标 熟悉:肝囊肿超声表现 掌握:肝硬化超声表现 血吸虫性肝病、肝包虫病特征性超声表现 瘀血肝超声表现 肝脓肿超声表现 了解: Budd-Chiari综合征 多囊肝 肝脏弥漫性病变 一、脂肪肝 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三、华支睾吸虫 四、肝血吸虫病 五、瘀血肝 六、Budd-Chiari综合征 另:肝炎、糖尿病性肝改变。。。。。。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一、肝硬化 肝硬化定义:多种进展性肝病→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终末期不可逆病变。 35~48岁见,男:女≈8:1 病因:西方-酒精性肝硬化 我国-肝炎后肝硬化 病理变化: 肝细胞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增生,假小叶形成,结果导致肝大小比例失调,质地变硬,血液循环系统改变。 临表: 肝病症状,主要临表:肝功能受损+门静脉高压 肝大、触痛、腹胀、水肿、蜘蛛痣、黄疸、胃底静脉曲张、脾大等 超声表现:2DE—— 1. 肝脏大小位置:缩小、位移,比例失调; 2.肝包膜、边角、形态:肝包膜增厚、厚薄不均、回声增强,表面凹凸不平、锯齿状; 3.肝实质:肝区光点增强、增粗、分布不均、呈粗颗粒状或结节状; 4.肝内外血管:肝静脉变细,肝动脉管壁增厚、模糊,门静脉增宽(门静脉侧枝循环建立,呈“蜂窝状”低回声,也称海绵样变性); 5.脾大、腹水; 6.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水肿呈“双边征”。 肝硬化声像图 GB 肝硬化时胆囊声像图 二、门静脉高压 病理:肝纤维化严重→门静脉血流受阻→管径增宽显著(大于14mm)→门静脉侧枝循环建立,呈“蜂窝状”低回声,也称海绵样变性→脾大,脾静脉增宽, 腹水 。 超声表现:2DE+CDFI 门静脉增宽(门静脉侧枝循环建立,呈“蜂窝状”低回声,也称海绵样变性); 门静脉血流速度下降,双向、反流,甚至呈出肝血流; 肝动脉代偿性增宽,血流量增加; 肝静脉波动性减弱。 门脉海绵样变 肝硬化时肝静脉频谱 LHV 鉴别诊断:肝硬化与弥漫性肝癌鉴别。 肝硬化可发生门静脉血栓,肝癌可发生门静脉癌栓等,或者两种可同时发生,事实上难以区分。 探测要点:注意肝脏声像图改变与门脉高压的声像图改变。 注意事项:仔细观察门静脉,测量门静脉内径应在肝门部测量。肝内血管不容易测量。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寄居于人体肝内胆道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病。亚洲 我国 淡水鱼/螺丝 虫体寄居→胆道阻塞→感染→胆管炎、肝炎→肝细胞萎缩、坏死→肝硬化 临表:肝病症状体征。。。 超声表现: 1.肝大,以左叶增大变厚为主; 2.肝包膜增厚、欠平滑; 3.肝实质回声增强,光点密集、增粗、欠均质; 4.肝内外胆管轻扩张、壁厚,管内小结石; 5.可致肝硬化。 肝血吸虫病 1、病理变化:肝纤维化,虫卵堵塞肝内门静脉分支并沉积,导致汇管区和较大的门静脉分支阻塞和血管周围纤维化,形成肝窦性门静脉高压。 2、超声表现:肝叶比例失调,左叶增大,尾状叶增大,右叶萎缩;肝内呈密集、较大的高回声光斑,或肝内纤维条索和网格样回声,呈“地图肝”;晚期有肝硬化,门脉主干增宽,脾增大(巨脾),腹水等门静脉高压所有特征改变。 3、鉴别诊断:与肿瘤比较。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疫区接触史,弥漫性改变等;肿瘤为占位效应。与肝硬化鉴别。 4、探测要点: 探测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质的“地图样”改变,肝内门静脉的变化。 注意事项:一定要询问疫区接触史,不要因为血吸虫病肝,影响肝内其他病变的观察。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瘀血肝 成因: 急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右心扩大右房压力↑→下腔静脉压力↑→肝静脉回流受阻、压力↑→肝静脉系统瘀血、增粗、肝大 临表:略 临床意义:提示临床医师考虑心脏病变 超声表现: 1.肝大饱满 2.三支肝静脉明显增宽 0.8~2.0cm 3.下腔静脉明显增宽 2.5~4.4cm 4.肝实质均匀细密,回声无明显改变 Budd-Chiari综合征 成因: 肝段下腔静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