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建设工程施工投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篇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物;第7章 建设工程施工投标;7. 2 建设工程投标程序;7. 3 投标前期工作;三、对竞争对手的调查;四、成立投标工作机构;7. 4 建设工程投标报价;1、静态分析
所谓静态分析,是根据经验数据总结出来的费用比例结构分析初始标价的合理性并对之进行调整。静态分析的步骤如下:
(1) 首先应当分项统计计算书中汇总数据,并计算其比例指标。以一般房屋建筑工程为例:
①统计建筑总面积及各单项建筑物面积;
②统计材料费总价及各主要材料数量和分类总价,计算单位面积的总材料费用指标和各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和费用指标;计算材料费占标价的比重;;③统计人工费总价及主要生产工人、辅助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数量,算出单位面积的用工数(生产用工和全员用工数)、单位面积的人工费。并算出按规定工期完成工程时,生产工人和全员的平均人月产值和人年产值。计算人工费占总标价的比重;
④统计临时工程费用、机械设备使用费、机械设备购置费及模板、脚手架和工具等费用,计算它们占总标价的比重
⑤统计各类管理费汇总数,计算它们占总标价的比重;特别计算利润、贷款利息的总数和所占比例;
⑥如果算标人有意地分别增加了某些风险系数,可以列为潜在利润提出,以便研讨;;(2)通过对上述各类指标及其比例关系的分析,从宏观方面研究标价结构的合理性。例如分析总直接费和总的管理费用的比例关系,人工和材料费的比例关系,临时设施和机具设备费用与总的直接费用的比例关系,利润、流动资金及其利息与总标价的比例关系等等。承包过类似工程或略有经验的承包商不难从这些比例关系判断标价的构成是否基本合理。
(3)探讨上述平均人月产值和人均年产值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从公司的实践经验角度判断这些指标过高或者过低,就应当考虑所采取单位消耗量的合理性。
(4)参照实施同类工程的经验,分析单位面积价格和用工量、用料量的合理性。如果本工程与用来类比的工程有某些不可比因素,可以扣除不可比因素后进行分析比较。;(5)从上述宏观分析得到初步印象后,对明显不合理的标价构成部分进行微观方面的分析检查。重点是提高工效、改变施工方案,压低供货商的材料设备价格和节约管理费用等方面提出可行措施,并修正暂时标价,从而可以算出另一低标价方案。将计算利润与发现的各种潜在利润综合在一起,如果其数额偏高,可适当降低综合利润率,从而可以测算出最低标价方案。
(6)将暂定标价方案、低标价方案、最低标价方案,整理出对比分析资料,提交内部的投标决算人或决策小组研讨。
;2、标价的动态分析
所谓动态分析,是指投标人综合考虑自身企业的整体战略要求、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投标预期利润的要求、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费用的变动及利率、汇率的变化,以及难以预料的其它风险因素,对初始标价进行分析和调整。
通过假定某些因素的变化,测算标价的变化幅度,特别是这些变化对工程计划利润的影响。
工期延误影响。
物价和工资上涨的影响。
(3) 其它可变因素的影响。例如利率提高对工程利润的影响等。 ;3、标价调整
标价调整的方法也称报价技巧,即在投标报价中采用什么手法使业主可以接受,而中标后又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1)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
(1)一般来说下列情况下报价可高一些:①施工条件差的工程,②专业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型工程,而本公司在这方面有专长,声望也高时;③总价低的小工程,以及自己不愿做而被邀请投标,不便不投标的工程;④特殊的工程,如港口码头、地下开挖工程等;⑤业主对工期要求急的;⑥投标对手少的;⑦支付条件不理想的。;(2)下述情况下报价应低一些:①施工条件好的工程,工作简单、工程量大而一般公司都可以做的工程。如大量的土方工程,一般房建工程等;②本公司目前急于打人某一市场、某一地区,或虽已在某地区经营多年,但即将面临没有工程的情况,机械设备等无工地转移时;③附近有工程而本项目可利用该项工程的设备、劳务或有条件短期内突击完成的;④投标对手多,竞争力强时;⑤非急需工程;⑥支付条件好的工程。
2)其它调整方法
标价的其它调整方法在下一节“投标报价决策、策略与技巧”中述及。
通过标价分析与调整,投标人做出最终投标报价书,形成投标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5 投标决策、策略与技巧;7.5.1 投 标 决 策;1、一次投标机会的选择;判断标准一般从3个方面综合拟定:
一是现有技术对招标工程的满足程度,包括技术水平、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等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二是经济条件,如资金运转能否满足施工进度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