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doc

发布:2017-05-08约2.0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中小板上市公司是我国中小型创新企业的代表,对这一群体的整个创新活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为我国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学术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补充;从现实意义来看,也对提高中国不同类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运用CDM模型,构建了适合我国微观主体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的分析框架,该模型将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企业绩效指标融合在一个模型中,从三个阶段分析创新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收集了中小板上市公司2008年之前上市的236家企业披露的研发投入数据、国家知识产权网公布的专利数据、以及企业的相关绩效数据,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该模型,从企业层面实证分析了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另外,本文选取了普遍认同对创新活动有影响的三个因素企业规模、劳动力素质比例和政府补助作为控制变量,分析这些因素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作用。本文不但对全样本公司总体的创新活动进行实证研究,还将企业分为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和属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选取的全样本,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中,企业规模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有消极的影响、而对创新产出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补助有利于提高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劳动力素质与企业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正相关。第二,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中,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的企业规模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有消极的影响、而对创新产出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补助有利于提高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劳动力素质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与企业创新投入却没有相关性。第三,属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同于全样本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非战略新兴企业创新产出对企业成长性绩效托宾Q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却与即时盈利性绩效主营业务利润率不相关;在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中,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企业规模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有消极的影响、而与创新产出没有相关性;政府补助有利于提高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劳动力素质与企业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都不显著相关。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还是属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都应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绩效;但由于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大都是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企业产出会在短期就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而属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活动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则可能会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体现出来,所以,不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创新策略,从而使企业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词】: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绩效CDM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5;F832.51 【目录】:中文摘要8-10ABSTRACT10-12第一章绪论12-171.1研究背景12-131.2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1.2.1理论意义131.2.2现实价值13-141.3研究框架与方法14-161.3.1研究框架14-151.3.2研究方法15-161.4本文的主要贡献16-17第二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17-222.1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17-192.1.1国外相关文献回顾172.1.2国内相关文献回顾17-192.2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19-222.2.1国外相关文献回顾19-202.2.2国内相关文献回顾20-22第三章模型构建22-313.1理论基础22-253.2模型的建立25-283.3指标的选取28-313.3.1解释与被解释变量28-303.3.2控制变量30-31第四章实证研究31-494.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314.2全样本实证分析31-384.2.1全样本描述性统计31-324.2.2各变量相关性检验32-334.2.3多重共性线检验33-344.2.4全样本CDM模型分析34-384.3战略新兴企业与非战略新兴企业实证检验38-494.3.1描述性对比分析38-404.3.2各变量相关性检验40-414.3.3多重共线性检验41-424.3.4CDM模型分析42-49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49-555.1研究结论49-515.1.1中小板公司创新活动的情况49-505.1.2中小板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50-515.2政策建议51-535.3研究不足和展望53-55参考文献55-59附件59-65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