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xx.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变法宣传特色 ——作为广大爱国臣民的喉舌,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国难临头,不变法不足以图强。 ——在宣传鼓动中,把发展变化的观点与变法维新运动的实际,把变法宣传与思想启蒙工作结合在一起。 ——的对象广泛,扩大至中上层官吏和众多士大夫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时务报》的社会影响: 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震动,所译报刊文章使读者眼界大开,“风靡海外,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梁撰写的政论文章,风行一 时。 官方:湖北、湖南、浙江、陕西、安徽、江苏、江西、贵州等或以公款订购,或以通知阅看 时间 创刊 半年后 一年后 最高 发行量 3000多 7000多 12000多 17000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场争夺《时务报》的斗争: 言论大权、经理行政大权、人事权独揽、经费 1897/10,梁启超离职到湖南总务学堂担任总教习。 “百日维新”期间,被清政府改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 1898/08/08终刊,由汪康年抗旨改办为《昌言报》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汪康年——为报而生、为报而死(1860~1911) 字梁卿,浙江钱塘人,近代报人,《时务报》、《时务日报》、《京报》、《刍言报》等近代报纸创办人。 (三)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报刊数量大, 1895—1898,120种中文报刊 1896/8—1898/9,70余种 ——办报地区广,沿海和内地 ——报刊品种多,综合性、专业性、商业性、娱乐性、对象性报刊、图画报刊、白话报刊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主流是维新派创办的政论性报刊,办报与办学会、开学堂三位一体。 比较有代表性的 澳门《知新报》 天津《国闻报》:严复 湖南《湘学报》《湘报》:唐才常、谭嗣同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澳门《知新报》(1897/2/22—1901/1/20) 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喉舌 筹办:康有为游说,梁启超拟定编辑体例和筹措出版事宜,资金雄厚 1897/2/22,《知新报》(拟定名《广时务报》)创刊,五日刊-周刊-半月刊 特点: “有助于多识”:沟通中外信息,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言《时务报》之不敢言”: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天津《国闻报》1897/10/26创刊于天津,维新派在华北重要舆论阵地,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 严复: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翻译家 办报方针:“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以通外情为要务” 特点: ——大量译载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外电外报的消息、评论,《国闻汇编》 ——新闻多、消息快:如胶州湾事件、旅大事件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百日维新其间:最活跃、有声有色,消息来源 戊戌政变后第六天,刊出《视死如归》的报道,康有为脱险经过;转载《德臣西报访事在香港与康有为问答语》,揭露政变真相 特殊的斗争策略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戊戌政变后《国闻报》的报道 ——1898/10/15,68册刊出政变信息 ——69册,取消《上谕恭录》刊登《北京要事汇闻》,通过译述外文报刊的新闻资料来报道和政变有关的信息,揭露事实真相。 ——1898/12/4,73册起,向后党发起正面攻击。歌颂为变法维新死难的烈士,锋芒直指政变的策划者;74册起,维新派的贡献,驳斥改革过激导致政变的说法。 ——随着废立阴谋的出笼,指名道姓、公然痛骂后党之流为奸党逆贼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湘学新报》《湘报》:维新派在华中的舆论阵地 1897/4/22, 《湘学新报》创刊长沙,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设有掌故学、史学、舆地学、算学、商学、交涉学六个栏目,综合性学术刊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