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心衰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发布:2025-04-07约2.43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是HFrEF治疗的基石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减少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II产生,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少水钠潴留,并直接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大量临床试验证明,ACEI/ARB可降低HFrEF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常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起始剂量6.25mg,每日三次;目标剂量50mg,每日三次)、贝那普利(起始2.5mg,每日两次;目标10mg,每日两次)、缬沙坦(起始40mg,每日两次;目标160mg,每日两次)等。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肾功能不全和高钾血症患者需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阻断心肌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降低心率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室重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异常电重构。常用药物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12.5-25mg,每日一次;目标200mg,每日一次)、比索洛尔(起始1.25mg,每日一次;目标10mg,每日一次)、卡维地洛(起始3.125mg,每日两次;目标25mg,每日两次)。注意事项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滴定,每2-4周加量一次。急性加重期应暂停或减量,稳定后恢复。禁忌症包括严重支气管哮喘、严重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初始治疗可能导致症状短期恶化。β受体阻滞剂与ACEI/ARB联合使用是HFrEF标准治疗的核心组成部分。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明,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HFrEF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约34%)和住院率,改善左心室功能和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所有稳定的HFrEF患者,除非有明确禁忌症。理想情况下应滴定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患者症状已经得到控制,也应继续尝试增加β受体阻滞剂剂量,以获得最佳的长期预后改善效果。老年患者和合并COPD患者也可从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获益,但需要更审慎的剂量调整。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作用机制选择性阻断醛固酮受体,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压,抑制心肌和血管纤维化,减少心室重构,改善心肌舒张功能。临床证据RALES研究(螺内酯)和EMPHASIS-HF研究(依普利酮)证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添加MRA可使HFrEF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约30%,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降低约35%。用药指导适用于NYHAII-IV级HFrEF患者,螺内酯起始剂量12.5-25mg,每日一次,目标剂量25-50mg每日一次;依普利酮起始剂量25mg每日一次,目标剂量50mg每日一次。安全监测使用前检查肾功能和血钾,eGFR30ml/min/1.73m2或K?5.0mmol/L时禁用。用药后1周、1月及以后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钾。螺内酯可能导致男性乳腺发育。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HFrEF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MRA特别适用于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即使已经接受了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优化治疗。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药物成分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缬沙坦)和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组成的复合制剂。沙库巴曲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减少利钠肽的降解,增强其有益作用,包括利尿、扩血管和抑制RAAS系统。临床证据PARADIGM-HF研究显示,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使HFrEF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降低20%,全因死亡率降低16%,心力衰竭住院率降低21%。PIONEER-HF研究证明其在住院期间启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用药指导推荐用于替代ACEI/ARB治疗有症状的HFrEF患者。起始剂量49/51mg(含缬沙坦49mg和沙库巴曲51mg),每日两次,目标剂量97/103mg,每日两次。使用前应停用ACEI至少36小时,避免血管性水肿风险。ARNI是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代表了从单纯抑制RAAS系统到同时增强利钠肽系统的治疗策略转变。沙库巴曲缬沙坦被推荐用于替代ACEI或ARB,用于仍有症状的HFrEF患者(LVEF≤40%)。使用ARNI时应注意监测血压,低血压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同样需要监测肾功能和血钾。禁忌症包括妊娠、严重肝损伤、既往ACEI或ARB相关血管性水肿史和同时使用ACEI。重要的是,ARNI与ACEI绝不能同时使用,必须至少间隔36小时,以降低血管性水肿风险。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