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操作与管理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调查显示目前虽然所有的内镜中心都有质量控制记录,但对于至关重要的清洗消毒过程,仍有大量内镜中心的洗消标准低于已颁布规范所要求的标准[[i]],且大多数的内镜中心无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ii]]。对于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应做到每日监督、每月抽检、每季度全面检测、有问题随时检查。 针对内镜清洗效果的评价方法,几乎所有的内镜中心都依靠目测内镜外表面来判定清洗是否合格。但尚无研究支持目测能够保证清洁的有效性,甚至有研究显示目测是不能区别内镜是否清洗干净的[[iii]]。若清洗效果不合格,其残留的污物可能导致消毒的不彻底性,使得内镜无法达到高水平消毒,因此有效的清洗效果监测方法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建立起来的。而内镜消毒效果的评价,在临床中应用普遍的是内管道的微生物培养,其评价效果快速、简单、价格合理、高效,可以提高内镜重复使用可靠性、监测不好的清洗消毒模式、帮助改善清洗规程,最终提高内镜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对内镜清洗消毒用过滤水也应进行常规微生物学监测。美国学者的研究指出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内镜污染有关的医院感染中常有报道,为了减少患者因革兰氏阴性细菌污染而感染的危险,建议对清洗消毒用过滤水每月至少一次进行微生物学抽样监测[[iv]]。 3.4 实施清洗消毒的全过程监控,及时纠错 根据对访谈内容的分析,由于内镜中心普遍缺乏质量控制预警系统和应对措施,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威胁患者的诊疗安全。目前,各中心将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终末环节的评价上,而忽略了对要素质量和环节质量的控制。相关专家应建立有关内镜中心清洗消毒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清洗消毒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增加要素和环节质量评价、将终末评价与环节评价相结合等方法,从各个环节杜绝医院感染隐患。而及时纠错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是控制感染发展蔓延的重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先进方法。 [[i]]杨海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版)》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初步研究[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7. [[ii]][ii] Frank M. Moses, MD, and Jennifer S. Lee, RN. Current gi endoscope disinfection and qa practices.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2004, 49:1791–1797. [[iii]]C. J. Griffith, R.A. Cooper, J. Gilmore, C. Davies and M. Lewis. An evaluation of hospital cleaning regimes and standards[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0, 45: 19–28. [[iv]]Lawrence F. Muscarella, Ph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sampling to flexible endoscope reproc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the rinse water[J].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02, 23, (5): 285-289. 管理者需要将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而现实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 2011年4月 南大一附院消化内镜中心 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管理 2011年4月 南大一附院消化内镜中心 《广州市40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况调查》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年第26卷第5期 杨海轶 蔡文智等 表1清洗消毒操作各环节标准合格率 编码 项目 合格率 依从性较好的医院等级 依从性较差的医院等级 1 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15% 二级 一级 2 人工清洗管道刷洗方法 80% 三级 一级 3 多酶清洗液更换频率 12% 一级 二级 4 人工清洗戊二醛消毒时间 55% 二、一级 三级 5 内镜终末处理方法 87.5% 一级 二级 6 内镜保存方法 90% 三级 二级 7 内镜附件处理方法 65% 一级 二级 8 计时器的使用方法 85% 三级 二级 表1显示各等级医院在清洗消毒操作各环节标准上依从性参差不齐,结果显示有三项标准合格率很低。 2011年4月 南大一附院消化内镜中心 研究重视不够,监督监测措施不到位 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多酶清洗液更换频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医院对于操作各环节的依从性参差不齐,从合格率较低的几项指标来看,说明医院普遍忽视操作过程管理与监测。 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