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茯苓药膳 茯苓 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 ,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脾、心、肺、肾 功效: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各种茯苓特点 1.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肿。 2.赤茯苓: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功能渗利湿热。 3.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亦称茯苓,切成小方块,功能渗湿健脾。 4.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宁心安神。 茯苓 现代医学研究: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或入丸散。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用药禁忌: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茯苓恶白蔹,畏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 茯苓的药理作用 1. 利尿作用:与影响肾小管Na+的吸收有关. 2. 抗癌作用:茯苓次聚糖、茯苓多糖F1和H11,具明显抗肿瘤活性. 3. 免疫增强、调节作用:茯苓聚糖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4.强心作用:茯苓水、乙醇、乙醚提取物. 5.镇静作用:煎剂特别是茯神注射液. 茯苓麦冬粥 茯苓药膳 茯苓麦冬粥 原料:茯苓、麦冬各15g,小米100g。 做法: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 出处:源于《圣惠方》。 功效: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 适宜人群: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茯苓酸奶 茯苓药膳 茯苓豆腐 茯苓药膳 茯苓豆腐 配料:豆腐500g 茯苓粉30g 松子仁40g 胡萝卜25g, 香菇(鲜)30g 鸡蛋清40g 盐3克 黄酒50ml 淀粉(豌豆)5g 茯苓豆腐 制作方法 1.豆腐挤压除水,切成小方块; 2.香菇、胡萝卜洗净,切成菱形薄片; 3.鸡蛋清打至泡沫状; 4.将豆腐块,撒上茯苓粉、盐; 5.将豆腐块摆平,抹上鸡蛋清,摆上香菇、胡萝卜、松仁; 6.入蒸锅内用旺火蒸10分钟,取出; 7.清汤、盐、料酒倒入锅内烧开,勾成白汁芡,浇在豆腐上即成。 大枣茯苓糯米粥 茯苓药膳 大枣茯苓糯米粥 原料:糯米、红枣、茯苓、枸杞。 做法: 1、 糯米、红枣分别淘洗干净,浸泡1-2小时; 2 、锅中放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烧开后下糯米、红枣、茯苓,煮开后转小火慢熬40分钟; 3、 下枸杞继续著5-10分钟,喜甜的可以同时加入适量冰糖至融化即可。 大枣茯苓糯米粥 功效:健脾养胃,补血除湿 适宜人群:脾胃虚弱,倦怠乏力,下肢肿胀,气血不足,月经不调。 茯苓赤小豆鲫鱼汤 茯苓药膳 茯苓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 鲫鱼1条,瘦肉4两,姜1片,茯苓1两,赤小豆2两,粉葛1斤。 茯苓赤小豆鲫鱼汤 制作方法: 1、瘦肉洗净切片后飞水冷却;茯苓与赤小豆洗净滤水,粉葛去皮洗净。 2、鲫鱼去鳞,腮及内脏,洗净后用纸吸干水分(可在买时候让师傅帮做) 3、烧热少许油,加入姜片,放入鱼,将鱼身煎至两面略带金黄,盛起沥油。 4、将其他材料加鱼一起放入煲中,加适量清水,煲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茯苓赤小豆鲫鱼汤 功效:健脾利水 适宜人群:脾虚水肿 茯苓夹饼 茯苓药膳 茯苓夹饼 功效:安神、益脾、利水、渗湿诸功能。 适宜人群:脾虚、失眠、心悸、水肿更佳,对妇女及老年人滋补最好。 慈禧太后为了养生延年,采纳了太医的进言,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茯苓饼”进食,并常以此赏赐大臣。 因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故成为清王朝宫廷里的名点。 茯苓夹饼 传统型茯苓夹饼:由茯苓、核桃、芝麻、蜂蜜等制成,具有补脑、健脑的功效。 果仁型茯苓夹饼:在传统型茯苓夹饼基础上,加入杏仁、核桃、花生、松仁等各种果仁制成,保留了果仁特有的营养和风味。 营养型茯苓夹饼:在传统型茯苓夹饼基础上,加入胡萝卜、南瓜、芋头、山药、西红柿等制成,是繁忙工作中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首选产品。 儿童型茯苓夹饼:由茯苓和桃、杏、可可、橘子、荔枝、菠萝等水果制成。其突出特点是果味浓郁,营养丰富,低糖且不蛀牙。 制作方法 1.制饼皮:将面粉与淀粉、茯苓粉调成糊,稠度比豆浆稍浓点。同时将烘模放在炉上烧热,里面抹点油,用匙勺入面糊少许,马上将模具合拢数秒钟,将面糊压成薄圆片,然后开启模具,取出已烘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