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茯苓的药理作用.ppt

发布:2017-01-08约4.74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报告人: 主要内容 1 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 3 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3.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2 抗肿瘤作用 3.4 对消化系统作用 茯苓三萜化合物使胰岛素的分化诱导活性增强,三萜化合物本身也有分化诱导活性。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90%的患者服用后肝功能得到改善, 实验证明,茯苓三萜及其衍生物可抑制蛙口服硫酸铜引起的呕吐。 3.5 预防结石作用 最近有实验证实,茯苓多糖能有效抑制大鼠肾内草酸钙结晶的形成和沉积,具有较好的防石作用。 尿液中主要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是酸性粘多糖。 但茯苓多糖的防石作用机制是否与酸性粘多糖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3.6 抗排斥反应作用 3.7 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日本学者从茯苓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的三萜化合物可以抑制TPA 引起的鼠耳肿。 另据报道,茯苓三萜类化合物和茯苓提取物对TPA 引起的雌鼠炎症有抑制作用。 3.8 抗惊厥作用 张琴琴等在以往的试验研究中发现茯苓总三萜可以不同程度抗最大电休克及戊四唑惊厥发作 ,这证明茯苓总三萜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3.9 抗炎作用 1日本学者从茯苓(日本产)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萜化合物,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抑制TPA(12-氧一14一醇.13.乙酸)引起的鼠耳肿。 2神长知宏从茯苓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出新三萜衍生物,认为该三萜衍生物对TPA诱发的炎症有抑制作用。 3汪电雷等得出茯苓总三萜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亚急性炎症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表明茯苓总三萜成分是茯苓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其含有的三萜成分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有关。 4沈思等认为茯苓皮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治疗化脓性感染药物及祛痘活性的天然护肤品来开发。 5周宏超等认为茯苓酸可能通过抑制sL T一Ⅱe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 细胞slCAM一1的过量分泌,减弱白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牢固黏附,从而防止过多白细胞穿m微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进而防止机体出现过度炎症反应 。因此,茯苓三萜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含有的三萜成分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有关,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10 增白作用 4 茯苓的相关产品 茯苓产品 今后茯苓的研究方向 Thank You! Content Layouts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 茯苓的分布 3 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4 茯苓的相关产品 Add your text in here 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1 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茯苓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约为84.2% ,含β2茯苓聚糖、 葡萄糖、蔗糖及果糖。 茯苓糖 茯苓素 其他成分 含麦角甾醇、硬烷,纤维素,还有三萜类、辛酸、月桂酸,十二酸、组氨酸、胆碱、蛋白质、脂肪、酶、腺嘌呤等成分。 一组小分子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以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含茯苓酸、块苓酸、齿孔酸、松苓酸、松苓新酸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茯苓分布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茯苓资源丰富,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家种、野生均有,以家种产最大,商品多。其中以云南产“云苓”质量最佳,安徽产“安苓”产量最大。 北美洲 东南亚 中国日本 澳大利亚 2 茯苓的分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