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制度建构--以对接CPTPP相应规则为视角.pdf
JOURNALOF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No.5,2024
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
制度建构
—以对接CPTPP相应规则为视角
李
本种瑞璇
摘要:结合当下ESG体系的全球最新实践,以及我国申请加入CPTPP的现实需求,国企承担环境社
会责任的制度建构具有重大意义。CPTPP强调环境法律的高标准、有效性、透明度以及对成员国和企业
环境责任监管的程序性,在CPTPP框架下国企可以参与制定、完善自愿性机制环境绩效标准,补充国内对
于环境的监管措施。借鉴CPTPP其他成员国相应经验,应统筹考量ESG治理体系及CPTPP环境规则的相
应要求,鼓励对接ESG的国际通行标准,平衡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与绿色补偿机制,量化环境社会责任披露
标准,采取规范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参与等举措来持续提升国企国际竞争力,助力我国加入CPTPP。
关键词:CPTPP;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国企改革;ESG
DOI:10.16382/ki.1000-5579.2024.05.011
在国际经贸形态发生新变化、全球价值链再整合的当下,坚持国际经贸规则多边主义意味着要
谋求国家之间在贸易投资和经营环境等方面形成新的共识与一致性标准,以旨加强相互吸引,谋求共
赢,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指引无疑具有凝聚力。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环境、社
会和公司治理)治理体系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模式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出后受到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ESG治理体系逐渐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企业价值的核心体现部分。
目前ESG已形成的国际通用标准包括联合国规范性文件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责任投资原则,
气候披露标准委员会(CDSB)的披露框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跨国企业则等。基于这些
标准,根据评级对象、方式、用途、呈现形式的不同,全球涌现众多评级及排名体系,这些排名体系成
为企业创造全球声誉,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背书指标。我国如何融入其中,探索形成中国特色ESG
体系成为促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全球价值、引领投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性环节。通过ESG制度性工具,将ESG视为我国企业发展模式转型的衡量要素,也将是中国
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表现。
就我国而言,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同时国企进行全球投资
【作者简介】
李本,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200444);种瑞璇,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上海,
200333)。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国有企业与CPTPP法律规则对接研究”
(项目编号:22AFX020)。
116
李本等: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制度建构
布局也是超越目前国有企业固有范畴的创新性发展的核心思维所在。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
国有企业在2016年约占全球跨国企业总数1.5%,1
500家跨国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占全球总量的
①
11%,其中18%的外国附属机构总部设在中国,中国是最大的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者母国。另据世界
②
银行的相关统计,中国国有企业在全球2019年GDP中比重高达5%。
近年来,虽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