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思考
第27卷总第115期
2009年第2期
科学?经济-社会
SCIENCE?ECoNoMY?SoCIETY
Vo1.27.SumNo.115
No.2.2009
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思考
麻艳香,蔡中宏
(兰州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本文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
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新形势对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对于构建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争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15(2009)02—0094—04
ConsturcttheTalentsTrainingPatternforMergingScience
andHumanitiesEducation
——
TheThoughtsonStrengtheningPhilosophyand
SocialScienceinthe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
MAYan—xiang,CAIZhong—hong
(SchoolofMarxism,LanzhouJiaotongUnivemi@,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Thisthesisemphasizesthepositionandfunctionofthe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ucationonthetalents
trainingpatternthroughtheanalysisofnecessaryandimportanceofstrengtheningthe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uca—
tioninthe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andonthebasisofnewdemandstothetalentstrainingandhighereduca—
tiondevelopmentinthenewperiod,itofferssomemeasuresandwaysonhowtostrengthenhumanitieseducationintheuni—
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Thispaperhasimportanttheoreticalvalueandpracticalsignificanceonhowtoconstruct
thetalentstrainingpatternformergingscienceandhumanitieseducationinthe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
Keywords: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humanitieseducation;scienceednca—
tion;talentstrainingpattern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文教育
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和教育发展的一个
基本趋势,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人文教育
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也就成为当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
设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特
别是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实现人文
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为哲学社
会科学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国家创
新体系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
院士曾深刻地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
中应有宝贵的科学基础与珍璞;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
收稿日期:2008—10—13
基金项目:甘肃省2006年社科规划项目,兰州交通大学2008年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麻艳香(1967一),女,山西朔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94
缺的科学,科学中应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内涵.…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
一
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哲学
社会科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江泽民同志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