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商业银行资本的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商业银行资本的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商业银行资本筹集的方法,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现状及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5.1 商业银行内源资本的管理 5.1.1商业银行资本的内部筹集 商业银行资本的内部筹集一般采取增加各种准备金和收益留存的方法。 1.增加各种准备金 2.收益留存 银行在股利分配中常常采用以下两种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事实上,银行的管理层在确定股利分配政策时,更应注重保持一个稳定的股利分配方案。 5.1.2银行资本内部筹集的评价 银行资本内部筹集的优点: 1)不必依靠公开市场筹集资金,可免去发行成本,因而成本较低; 2)不会使股东控制权削弱,避免了股东所有权的稀释和所持有股票的每股收益的稀释(如果银行出售新股票,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分享未来收益)。 银行资本内部筹集的缺点在于,其筹集资本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本身的限制: 1)政府当局对银行适度资本金规模的限制。 2)银行所能获得的净利润规模的限制。 3)要受银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5.2 商业银行外源资本的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的外部筹集可采用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以及股票与债券互换的办法。 1.发行普通股 普通股是商业银行资本的基本形式,他是一种主权证明。这种权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普通股股东对银行拥有经营决策权;二是对银行的利润和资产有分享权;三是在银行增发普通股时,享有新股认购权。 以普通股筹集资本的优点在于: 1)由于普通股的收益随银行经营状况而变,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因此,银行有较大的灵活性; 2)由于普通股股金是不需要偿还的,是银行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这种资金的稳定性,要比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高得多; 3)对股东来讲,拥有普通股既可以控制银行又可参与分红,而且在通货膨胀期间投资不易贬值,这对投资者会产生吸引力,从而也有利于银行筹集资本。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筹资有以下缺点: 1)发行成本高。 2)会削弱原股东对银行的控制权。 3)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4)如果市场利率比较低,通过债务方式进行融资的成本较低,此时,发行新股会降低银行的预期收益,这样将使普通股股东的收益降低。 2.发行优先股 优先股是指在收益和剩余财产分配上优先于普通股的股票。优先股股东一般可以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取得固定利率的股息,但优先股股东没有投票决策权和选举权。优先股可分为永久不偿还优先股和有期限优先股;可积累股息优先股(上年未分配股息转到下一年一并分配)和不积累股息优先股;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 优点: 1)不削弱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 2)商业银行不必向其支付红利,优先股的融资成本是事先确定的; 3)发行优先股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银行财务杠杆的效力会得到增强。 缺点: 1)较一般负债成本较高; 2)没有税收的优惠。 3.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 资本票据是一种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证券,该证券的期限为7—15年不等。它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也可向银行的客户推销。债券的形式较多,通常而言,银行债券性资本包括可转换后期偿付债券、浮动利率后期偿付债券、选择性利率后期偿付债券等等。 优点在于: 1)债务的利息可从银行税前收益中支出,而不必缴纳所得税; 2)在通过投资银行发行股票或债券时,通常发行股票的成本要比发行债券的成本高一些; 3)不必缴存准备金,这实际上增加了商业银行可以运用的资金量,也就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 4)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可以强化财务杠杆效应。 缺点: 1)债务资本不是永久性资本,它有一定的期限,因此,在债务资本将要到期时,必然要影响商业银行对这一资本的利用效率。 2)债务资本不同于股东权益,它对增强公众信心的能力不如权益资本,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也不如权益资本,因此,在银行资本的计量中,核心资本自然不包括资本票据和债券。 5.3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现状分析 5.3.1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分析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情况,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做了如下规定: 1.核心资本包括: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 2.附属资本包括:1)贷款呆账准备金;2)坏账准备;3)投资风险准备金;4)5年(包括5年)以上的长期债券。 3.应从资本总额中扣除的项目包括: 1)在其他银行资本中的投资; 2)已在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 3)已对工商企业的参股投资; 4)已对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 5)呆账损失尚未冲减的部分。 5.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