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凉山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doc

发布:2017-01-10约3.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凉山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姓名:杨鹏 专业: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凉山州2007-2011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凉山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凉山州;区域经济 ;评价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战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及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计算,其核心指标是GDP。但是经济总量并不能概括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比如GDP难以衡量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治理成本,也难以衡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需要采用更加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方面,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考虑到评价的目的和评价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影响凉山州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对其整个区域(非部分)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一、评价标准设定 由于经济发展内容广泛且不易从单个指标度量,故本文选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四个主要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即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 1.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经济发展度量指标,及地区生产总值(GDP)。 2.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等。其中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业结构用来说明地区劳动力需求大小,消费结构用来体现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分配结构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制度水平 是指有利于保障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等体现出来。 4.创新水平 经济增长和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这里将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科研和教育投入。 二、结果和讨论 1.经济总量分析 图1 2007-2011年凉山州GDP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从2007年至2011年,凉山州GDP呈快速上升趋势。2011年时凉山州GDP达到最大,为1000.1亿元。说明凉山州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经济总量能够达到上千亿元以上。原因与凉山州本身的发展条件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有关。 2.经济结构分析 2.1产业结构 图2 2007-2011年凉山州各产业总产值 如图2所示,从2007年至2011年,凉山州工业总产值从180.4亿元快速增长到250.6亿元,2008年至2009年增长缓慢,原因是受到金融危机形势的影响,凉山州的工业投资相对降低。第三产业呈平稳增长趋势,并且在2009年超过农业总产值,对GDP贡献位居第二位。而农业总产值增长不明显,平均值为162.3亿元。综上可得,凉山州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为第二、三产业经济产值快速增长,对GDP贡献逐年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缓慢,这符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趋势。 2.2分配结构 图3 2007-2011年凉山州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如图3所示,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9947元增长到17218元,增长了近两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363元增长到5538元,增长了两倍以上。但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到2011年差值达到了11680元。分配的严重不均不利于区域消费的增长,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分配的巨大差距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3消费结构 图4 2007-2011年凉山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增长率 如图4所示,凉山州区域内居民的消费价格总指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干扰,2009年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较低,仅为0.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其变动受到还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供给的影响。 2.4就业结构 图5 2007-2011年凉山州城镇登记失业率 如图5所示,凉山州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平均失业率为4.12%。说明凉山州劳动力需求稳定,这可能与凉山州引进投资、政策的优惠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关。 3.制度水平分析 3.1固定资产投资 图6 2007-2011年凉山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