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发布:2025-04-07约2.45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物治疗III: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效果降低血压效果β受体阻滞剂通过竞争性阻断儿茶酚胺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降低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抑制肾素分泌。根据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可分为选择性β1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非选择性β阻滞剂(如普萘洛尔)。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肌梗死后使用β阻滞剂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再梗死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晕、心动过缓和冷肢症状。哮喘和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慎用非选择性β阻滞剂。糖尿病患者使用时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药物治疗IV:ACEI/ARB作用机制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形成;ARB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共同降低血管张力和醛固酮分泌1临床应用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2常用药物ACEI:贝那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ARB: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3不良反应ACEI: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共同: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低血压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它们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这一系统在血压调节和液体平衡中起核心作用。ACEI和ARB不仅降低血压,还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在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射血分数降低型)中,ACEI/ARB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心肌梗死后早期使用ACEI/ARB可防止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发展。对于糖尿病患者,除降压作用外,它们还提供肾脏保护作用,减缓肾功能恶化。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妊娠期禁用。药物治疗V:抗凝药物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合成,发挥抗凝作用。它是传统的口服抗凝药,有超过60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需通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目标INR通常为2.0-3.0。治疗窗窄,易受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影响,需要定期监测和剂量调整。直接口服抗凝药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与华法林相比,DOACs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药物相互作用少、无需常规监测等优势。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实,DOACs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和深静脉血栓治疗中至少与华法林同样有效,出血风险相当或更低。肝素类药物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通过活化抗凝血酶III,抑制多种凝血因子(主要是Xa因子)。普通肝素常用于急性情况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肺栓塞的初始治疗,需要通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监测。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具有可预测的抗凝效果、皮下注射给药和无需常规监测等优势,广泛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和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球囊扩张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部位并充盈,压迫斑块并拉伸血管壁,扩大管腔直径。单纯球囊扩张存在急性闭塞和再狭窄率高的问题,现在主要作为支架植入前的预处理步骤。特殊情况如小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或支架内再狭窄,可使用药物涂层球囊,提供局部药物释放而不留置永久支架。2支架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是一种金属网状结构,植入后提供机械支撑,防止血管回缩和重塑。裸金属支架(BMS)减少了急性闭塞风险,但再狭窄率仍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DES)涂覆抗增殖药物(如雷帕霉素、紫杉醇等),控制释放后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将再狭窄率降至5-10%。新一代DES采用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聚合物和更薄的支架设计,进一步改善安全性和有效性。3适应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经最佳药物治疗仍有症状,且冠脉造影显示有显著狭窄(通常≥70%)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快接受急诊介入治疗,以恢复血流,挽救濒危心肌。对于复杂病变如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或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比较,选择最佳再血管化策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原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是绕过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部位,建立新的血流通路的手术。通常使用自体血管作为搭桥材料,包括内乳动脉(最佳选择,10年通畅率90%)、桡动脉和大隐静脉。手术将这些移植血管的一端连接到主动脉,另一端连接到狭窄远端的冠状动脉,建立血流绕道。传统体外循环CABG传统CABG通过正中胸骨切开进入胸腔,在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状态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