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 352-2013 盐碱地大豆栽培技术规程.docx
B23
DB1302
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352-2013
盐碱地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2013-06-01发布 2013-07-01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35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唐山市曹妃甸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张晓东、刘艳辉、李克晔、王辉、崔建国、杨扬、王立贵、赵青、贾旭飞、高国昌。
I
DB1302/T352-2013
DB1302/T352-2013
PAGE
PAGE1
盐碱地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碱地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
本标准适用于唐山滨海地区盐碱地大豆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332规定,有排灌条件,保证大豆在生产过程中遇旱能灌,遇涝能排;无霜期180d以上,年平均气温10℃以上,年降雨量500mm以上;(0~20)cm土层全盐含量小于0.3%的田地。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选择耐盐碱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冀豆12号、滨豆2号、冀豆17号等品种。种子应符合GB4404.2之规定。
种子处理
晒种
播前晒种1d~2d,切勿直接在水泥地上暴晒。
药剂拌种
采用卫福或大豆专用种衣剂进行拌种。
施足基肥
每667m2施有机肥2000kg,氮肥(N)4kg,磷肥(P2O5)5kg,钾肥(K2O)3kg。在不施有机肥情况下,每667m2施氮肥(N)16kg,磷肥(P2O5)10kg,钾肥(K2O)6kg。有机肥、磷肥、钾肥以底肥一次施入,氮肥一底一追,比例为1:3。
造墒整地
播前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70%时,每hm2灌水50m3~100m3/667m2。适墒旋耕15cm~20cm。
播种
播期
春播5cm地温稳定通过14℃后即可进行播种。夏播应不晚于6月20日。
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含盐量及肥力等确定播种密度。播种密度一般为1.1万株/667m2~1.3万株
/667m2。品种分枝多及低盐分高水肥地块宜稀,品种分枝少及高盐分低水肥地块宜密。
播种量
播种量依下式确定:
式中:
M╳W
R= ╳(1+D) (1)
S╳P╳100╳1000
R为播种量(kg/667m2);M为播种密度(株/667m2);W为百粒重(g);
S为净度(%);
P为发芽率(%);
D为田间损失率(按15%计算)。
5.3播种方式
等行距条播:行距40cm~50cm;大小行条播:大行距50cm、小行距30cm;穴播:行距40cm~50cm,穴距20cm~25cm,每穴播种3~4粒,留苗2~3株。播深3cm~5cm,覆土2~3cm,播后镇压。
田间管理
疏苗定苗
真叶展开后疏苗,7d~10d后按计划密度定苗。缺苗严重的地块应及时补种或移栽。
中耕除草
真叶展开后至初花期中耕除草3次~4次,最后一次中耕可结合培土以防倒伏。
灌溉排涝
花荚期至鼓粒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时,及时灌溉。雨季及时开沟排涝。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原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药剂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之规定。
防治方法7.2.1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及时铲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
物理防治
使用黑光灯或黄板诱杀害虫。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治虫。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见表1。
表1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药剂种类
防治对象
适用时期
每667m2每次制剂使用量或倍数
用法
48%氟乐灵
一年生杂草
播前
125ml-175ml
土壤喷雾,施后耙匀
50%乙草胺
一年生杂草
播种后出苗前
50ml-75ml
均匀喷洒土壤表面
48%灭草松
阔叶杂草
大豆2-3片叶
100ml-200ml
茎叶喷雾
10%吡虫啉
蚜虫
苗期
800倍-1200倍
茎叶喷雾
1.8%阿维菌素
红蜘蛛、卷叶螟
苗期、花荚期
3000倍
茎叶喷雾
20%氰戊菊酯
大豆食心虫
鼓粒期
20ml-30ml
茎叶喷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