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玉米垄植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docx
3
DB14/T811—2013
盐碱地玉米垄植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碱地玉米垄植膜下滴灌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膜下滴灌工程、选地整地、播种与覆膜、施用基肥与土壤改良剂、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北部中度、重度盐碱地玉米的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50625机井技术规范
GB1373592聚乙烯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盐碱地
盐土、碱土及各种盐化和碱化土壤的总称。根据土壤盐化与碱化分级指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地。详见附录A。
3.2
土壤改良剂
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的物料。本标准中主要指脱硫石膏和以含硫化合物、微量元素和腐殖酸为主的物质。
3.3
脱硫石膏
脱硫石膏是指燃煤火电厂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通过对含硫烟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产生的衍生产品,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CaSO4·2H2O)。
4
DB14/T811—2013
3.4
膜下滴灌
使用农用地膜(厚度0.006mm~0.008mm)覆盖地面,膜下利用滴头、滴灌带等设备,以滴水的方式灌溉、施肥和淋洗植物根区附近部分土壤盐分的种植方式。
3.5
玉米大垄双行种植
在垄底宽130cm~140cm,垄台宽85cm~90cm,垄高12cm~15cm的平面上,以小行距40cm种植两行玉米的种植模式。垄台中心应平整,垄上双行,行距40cm的窄行,两垄间相邻玉米行距90cm~100cm的宽行,平均行距在65cm~70cm。种植方式为一膜一带,一带两行,滴灌带铺设在膜下两行玉米中间。
图1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示意图
4膜下滴灌工程
4.1工程设计
应符合GB/T50363的规定。
4.2工程规模
灌溉水源为井水时,井的出水量可以灌溉的最大面积参照表1。
表1出水量与灌溉面积换算表
单井出水量(m3/h)
20
30
40
50
60
70
80
灌溉面积(666.7m2)
130.5
195.0
261.0
325.5
391.5
456.0
522.0
4.3管网布置
5
DB14/T811—2013
干管接首部枢纽出口,埋于最大冻土层以下,支管垂直于干管布置,毛管(滴灌带)顺玉米行向布置,模式为一膜一带两行玉米。
4.4灌溉周期和每次灌溉延续时间
灌水周期为7d左右,每次灌溉时间视墒情而定,一般为2h~3h。4.5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毛管最大铺设长度不应超过80m。
5选地整地
5.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盐碱地。
5.2秋季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平田整地,撒施脱硫石膏和腐熟有机肥。再进行深耕,耕后不耙,然后进行灌溉蓄水压盐,每666.7m2灌溉定额为150m3~200m3。
5.3春季整地
播前撒施土壤改良剂,再旋耕灌溉,每666.7m2灌溉定额为100m3~120m3。待土垄棱角干后,先耙磨后浅旋耕、镇压,使土粒细碎,上松下实。
6播种与覆膜
6.1播期确定
当5cm地温稳定通过10℃,耕作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70%时即可播种。
6.2铺管、覆膜、播种方法
选用宽1.5m,厚0.008mm的地膜,使用玉米膜下滴灌专用播种机。开始作业前,应装好滴灌管、地膜、种子和化肥。先从管卷上抽出滴灌管一端,端头打结防土进入,后用地锚扎在垄台中央面上固定好,然后再从膜卷上抽出地膜端头放及垄面,并两侧用土封好,开始作业。机播在垄台上,行距40cm,株距25cm或27cm,666.7m2播3800~4100穴,每穴下籽2~3粒,播深5cm~6cm。
膜边覆土宽度≥80mm、覆土厚度3cm~5cm。大风作业时及时覆土,每隔5m~6m横压一条土带,以免大风掀膜。
7施用基肥与土壤改良剂
7.1秋施
秋季结合深耕施用脱硫石膏和有机肥。一般重度盐碱地每666.7m2撒施脱硫石膏2000kg~3000kg,腐熟有机肥3000kg~4000kg,中度盐碱地撒施脱硫石膏1000kg~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