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保健食品“双轨制“下产品技术要求和卫生学稳定性.pdf

发布:2018-09-08约1.35万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保健食品“双轨制”下产品 技术要求和卫生学稳定性 李泳雪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2016.07.03 主要内容 一、“双轨制”的背景及核心要素 二、新标准的产品技术要求 三、卫生学稳定性及常见问题分析 一、“双轨制”的背景及核心要素 一直以来,我国对保健食品的产品实行注册审批制度。这种制度有效地 规范了保健食品市场,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审批制给企业带来了高昂的成 本;又如审批制弱化了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 造成了“重前置审批,轻后市监管”的现象等等。 2016年7月1 日起,保健食品管理将正式从以前的单一注册制转变为“双 轨制”,即注册与备案相结合。 新《食品安全法》明确 “注册备案双轨制”,从严管理保健食品。 备案的品种,使用的原料应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对于注册品种是提高了门槛,规范了注册行为 对于备案品种是降低了门槛,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 “双轨制”的推出,企业在技术的层面上该如何应对,在思路上必须厘清。 下面简要侧重从技术层面介绍备案制的一些核心要素 一、“双轨制”的背景及核心要素 (一)、备案制的确立,是保健食品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 保健食品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将调整为注册与备案相结合。 《办法》规定,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以及首次进口 的保健食品(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除外),必须通过 产品注册,并由审评机构统一组织现场核查和复核检验;而对于使用的原料已经 列入原料目录,以及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中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的保健食品,应当进行备案。 “食药监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符合要求的,当场备案,发放备案号,并 将备案信息表中登载的信息在其网站上予以公布。” 一、“双轨制”的背景及核心要素 (一)、备案制的确立,是保健食品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 保健食品备案,是指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将表明 产品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的材料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存档、 公开、备查的过程。 最大限度的缩短注册时间 一般认为可以从3年缩短到3个月 保健食品现有的注册程序冗长,文件要求繁多,审批流程长。而备案会让 时间缩短。 有人测算,从企业将所有备案资料提交到省局大概需要30天左右可获得批准, 这是备案带来的最大优势。 可以预见,备案产品可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 一、“双轨制”的背景及核心要素 (二)有利于保健食品企业明确主体责任 一直以来企业的主体责任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晰,必须牢固树立主体 责任意识,最主要就是确立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备案制 完全是企业行为,也就是说,企业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生产 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只是到监管机构备案就可以了,所以有利于在意识层面明 确责任。 其实备案制 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 《食品安全法》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国家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 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一、“双轨制”的背景及核心要素 (三)降低准入门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随着备案制的实施,保健食品的准入方式随之变化,市场格局也随之变 化 1、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大幅提高,在备案制出台之前,国务院就已经提 前做好政策铺垫,2015年7月29 日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 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保证抽查的覆盖 面和工作力度。 2、市场竞争的加剧,倒逼企业千方百计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一方面公众的要求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因产品品质达不到预期而提出维 权的诉求不断的增多。 综上所述 随着备案制的推行,企业的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方向是 积极的,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