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状态影响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状态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综合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D4/CD8]。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G、IgM、IgA、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 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机体免疫机能, 效果理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免疫状态;影响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65
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 以咳嗽、喘鸣、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中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在儿童时期即可发病, 治疗难度较大, 病程迁延不愈, 严重致肺源性心脏病, 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及其重要[2]。临床研究发现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疗效显著, 但目前尚无深入报道其对患者免疫状态改善的作用[3]。将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
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 旨在研究其对患者免疫状态影响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56.67%), 女13例(43.33%), 病程3.0~15.9个月, 平均病程(7.6±2.9)个月, 年龄12~75岁, 平均年龄(43.3±10.9)岁。
实验组中男16例(53.33%), 女14例(46.67%), 病程2.5~17.3个月, 平均病程(7.7±3.4)个月, 年龄13~74岁, 平均年龄(44.6±9.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符合临床支气管哮喘诊断;可配合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知情同意。排除?俗?[5]:精神异常;近3个月内接受过类似治疗;本组药物过敏;依从性差;拒绝回访等。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综合治疗, 常规抗炎、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碱紊乱;合并细菌感染予抗生素治疗;予沙丁胺醇0.3 ml +布地奈德雾雾化液1 mg /次, 稀释至3 ml雾化吸入。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 孟鲁司特睡前口服10 mg, 1次/d。治疗24周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6]:临床症状与体征于1周内基本消失, 且3个月内无复发为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在治疗1周内有明显改善, 1~2个月内未见复发为有效;治疗后无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后静脉血, 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检测免疫指标(IgG、IgM、IgA、CD4/CD8)。IgG、IgM、IgA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CD4 、CD8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 并计算CD4/CD8数值。所有检查由本院生化实验室进行操作,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IgG、IgM、IgA、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喘鸣难以自制, 患者饱受此病折磨, 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引发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7]。无创伤性的非破坏性治疗雾化吸入, 药物雾化的形式被患儿直接吸入并作用于局部, 作用于局部, 缓解支气管痉挛, 进而缓解喘憋症状, 稀释痰液, 改善肺换气功能, 改善外周和肺微循环[8], 但在临床应用中, 单独雾化治疗效果欠佳。相关研究表明白三烯是引起支气管哮喘最主要的炎症反应介质, 健康人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