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08金融4.doc

发布:2017-04-04约3.3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题目(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小组成员:梁东平、张哲明 年 级: 0 8级 班 级: 金 融 (4) 班 2011年5月7日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分析 (08金融4班 梁东平 0801010426 ;张哲明) 内容摘要:财务造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可以说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财务造假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该文是在分析财务造假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财务造假形成的主要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笔者尝试提出财务造假治理的防范措施。只要你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做账,都叫作假。但是,实际过程中,由于准则的规定,如果全部按照准则中去做,由于很多的发票回单都是非正规性的,税前是不许抵扣的,将给企业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采取首发是,控制成本,降低利润,本质也就是造假。总的来说,造假就是做假证,假账,假表等等 (二)“自己查自己”。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一些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受托审计变成由管理层(或董事会)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和监督自己的行为。这样便存在很大的作假空间,为管理者(或董事会)大开作假的方便之门。 (三)信息不对称为造假提供了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经营者比股东及监管部门掌握更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为经营者进行财务造假创造了客观条件。在涉及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中、相当多的经营者采用虚增资产、虚构经济业务或利用关联方关系、资产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手段任意调节会计数据,人为操纵利润。 (四)上市公司财务作假的成本太低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认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还不够,违法成本实际很低。相关的民事索赔也能让其感觉到痛,但痛的不够狠,好了伤疤又会忘了痛”。按照税法规定,企业纳税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企业欠税时间不应超过三个月,换句话说,企业会计报表的?应交税金余额顶多是近三个月的,因此其余额不应太大,。 表一 ?????????????   该公司 05 年支付税费只有24 万元,但其所得税费用高达228 万元;05 年度支付税费276 万元,但所得税费用是538 万元,应交税金05 年末761 万元,06 年末增加至1228 万元,05、06 年两年所得税费用766 万元,但这两年支付税费总额只有300 万元,很显然,05、06 年及以前年度存在重大偷税行为。假设06 年末应交税费中有1000 万元是企业所得税,按照15%税率计算,该公司06 年度及以前隐瞒利润高达6667 万元,这还是保守估计 (二)现金流异常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将企业的盈利状况同现金流状况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收?益质量,如果企业通过虚增收入来包装利润,则虚增的收入很可能无法收回,导致企业?的利润很高,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却长期低于净利润,甚至为负。 案例: 2009年11月16日晚间,时隔两年后,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对于夏新电子的处罚决定,对其罚款60万元,对时任董事长苏振明、时任总裁李晓忠、时任副总裁黄智辉3人警告,并分别罚款10万元。 证监会处罚的原因是夏新电子2006年虚增利润4077万、将银行承兑汇票擅自披露为商业承兑汇票等多项违规。具体的手法是将2006年度销售,2007年1-3月份退回的产品,冲减2006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3142.4万元和成本1821.2万元,虚增利润1321.1万元。 同时,夏新电子除2006年年报已预提的返利价保金额外,还与客户确认、应归属于2006年度的部分返利价保2756.1万元,未以计提,再虚增利润2756.19万元。 两项合计虚增利润4077万元。而对此,夏新电子只认为是在会计上的收入确定方法的差异所致。 (三)毛利率畸高 一般而言,同样的产品的毛利率不应差别太大,尤其是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或经营所在地邻近的企业。毛利率高无非是由于企业产品的价格较高或成本较低,因此其手法无非是虚增收入或虚减成本。 如ST银广夏(7.00,0.00,0.00%)、蓝田股份、东方电子(5.10,0.07,1.39%),其从事的业务一般(如银广夏、蓝田股份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业,东方电子在电网自动控制领域并不是最一流的公司),但它们税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