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统计学第10讲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与习课件.ppt

发布:2016-12-17约6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序分类资料频数表 例2.2 某研究观察了507名傣族人的ABO血型,其中,O型205人;A型112人;B型150人;AB型40人。 等级资料的频数分布 例2.3 为了研究人参的镇静作用,以5%浸液注入实验组小鼠腹腔,对照组则注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镇静强度分为5个等级:(-)正常活动,(+)无主动行走,(++)无主动站立,(+++)无肢体活动,(++++)停止一切活动。 公式中分母,由某现象的实际发生数(A)与实际未发生数(B) 两部分组成,故上式可写成: 表2.5 某市某年各区急性传染病发生数及其相对数 A、B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可以是定性资料,也可以是定量资料。 率与构成比 标准化思路图 两地总死亡率比较 结合专业知识考虑有混杂因素(如年龄) 无 同 年龄与死亡率有关? 两地人口年龄构成相同? 有 不同 已知条件 (1)两地各年龄组死亡率pi(无明显交叉) (1)两地各年龄组人数ni及死亡总数r (2)标准组各年龄组人数Ni或构成比Ni /N (2)标准组各年龄组死亡率pi 及总死亡率P 直接法:标化率p 间接法:SMR ,标化率p 标准化法的目的在于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混杂因素: 是指与研究因素有关并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非研究因素。 标准化率(调整率)的计算 p r n P R N 合计 pk rk nk Pk Rk Nk k … … … … … … … pi ri ni Pi Ri Ni i … … … … … … … p3 r3 n3 P3 R3 N3 3 p2 r2 n2 P2 R2 N2 2 p1 r1 n1 P1 R1 N1 1 死亡率 死亡数 人口数 死亡率 死亡数 人口数 被标化组 标准组 年龄组 1.直接法 --已知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 已知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 已知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构成比: 1.0000 300 0.82 82 100 0.78 156 200 合计 0.5333 160 0.70 28 40 0.70 84 120 重型 0.4667 140 0.90 54 60 0.90 72 80 轻型 构成比 人数 治愈率 治愈数 病人数 治愈率 治愈数 病人数 选定的标准组 乙疗法 甲疗法 病情 选择甲乙两组合并后的观察人数作为标准组。 可见甲乙两疗法标准化治愈率相等,与分组比较的结论一致,解决了未标化前出现的矛盾。 标准组的选择: 标准组通常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如世界的、全国的、全省的、本地区的或本单位历年累计的数据,也可选择相互比较的人群之一或合并作为标准。 选用不同的标准时,所得出的标准化率是不同的,但这种差别大多不致于影响对比的相对关系。 3.应用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 1)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合理的比较,其使用价值仅限于相互比较时判明孰大孰小的相对关系,并不反映具体的实际水平。因此,要反映实际情况,则需用未标化前的率。 2)两样本标化率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3)当所比较的两组内部各分组率的变化呈现交叉或非平行变化趋势时,不宜采用标准化法。 如低年龄组死亡率,甲地高于乙地,而高年龄组则乙地高于甲地,此时宜比较年龄组死亡率,而不用标准化法。 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糖尿病患病率为3.35%,按年龄标准化后,甲地糖尿病患病率为3.54%,乙地为3.02%,据此可以认为____ A.甲地年轻人患糖尿病较乙地多 B.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