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管理区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自查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屈原管理区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8 页
屈原管理区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全区教育、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对近五年来屈原管理区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屈原管理区现辖两镇(营田、河市)三乡(琴棋、黄金、凤凰)一个街道办事处(天问),总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区级2个(屈原人民医院、屈原管理区血防防预妇幼保健站),中心乡卫生院1个(营田镇中心卫生院),一般乡镇卫生院4个(河市镇卫生院、黄金乡卫生院、凤凰乡卫生院、琴棋乡卫生院)。卫生事业单位共有职工248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5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逐步建立了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网,基本形成了以疾控中心为中心,以区级医院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并加强了三级机构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明显增强,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加强了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医疗保健重要枢纽,承担着各乡镇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需要执行传染病诊断、登记和报告制度,依法及时报告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此,我们不断加强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建设。
(1)注重抓了国债项目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条件,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根据上级安排,我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入2005年国债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计划,争取到了40万元国债项目资金,对我区黄金乡和琴棋乡卫生院进行改扩建,琴棋乡卫生院480㎡,黄金乡卫生院443㎡。2008年又争取到了50万元国债项目资金,区级配套资金30万元。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对我区河市镇和凤凰乡卫生院进行新建,河市镇卫生院 380㎡,凤凰乡卫生院450㎡。2005和2008年年底,各乡镇卫生院的国债项目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2)注重抓了硬件设施建设。通过争资金跑项目,加强了卫生院的硬件设施建设。近几年来,争取了省卫生厅对我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投入,配备了高压消毒器、制氧机、洗胃机、生化分析仪、多功能病床等医疗设备30多件,价值62.48万元,还为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实行了微机联网,可以在网上直报疫情。
2、加强了疾控中心的建设。
抓好硬件设施建设。这几年来,我们加强了疾控中心的实验室能力建设,合理规划设置了各种科室,设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区域,配置了血清生化仪、显微镜、X光线机等检验设备。能够顺利开展HIV病毒、HCV及HBV病毒、结核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等传染病医学检查,检验功能较完善,基本能够承担全区预防疾病的各项检查工作。
3、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既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健康需求,又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1)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创新服务功能。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资源,2008年开始我们争资17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达1824㎡的天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规范科室设置,配备适宜卫技人员和预防保健人员。天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履行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职能,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我们切实加强了社区服务机构的建设,进一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职责,完善了定编、定岗工作,将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从区疾控中心平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步完成人员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同时,把社区卫生服务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为参保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且对参保农民看病实行医药费减免等活动。在创新服务功能方面,我们不断创新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由社区向家庭延伸,通过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开设家庭病床、实行家庭护理等工作,在群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特需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卫技人才培养。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卫技人才的培养,适应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2009年我们对社区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