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结构与识图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3.3钢筋混凝土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ppt

发布:2020-12-25约1.5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一、斜裂缝的形成 垂直裂缝 正截面破坏 斜裂缝 斜截面破坏,通常脆性破坏 弯矩产生正应力 箍筋和弯起箍筋 箍筋和弯起箍筋 二、保证斜截面强度的钢筋 弯起钢筋:方向于主拉应力一致,较好地提高抵抗能力,但应力集中, 引起劈裂破坏,工程上优先考虑箍筋抗剪。 箍筋 纵向受力筋 架立钢筋 弯起钢筋 梁钢筋骨架 影响斜截面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取决于配箍率ρsv和剪跨比λ。 三、斜截面破坏三种形态 1、影响斜截面承载力的因素 (1)斜压破坏 破坏前提:  剪跨比较小λ<1,箍筋配置过多,配箍率ρsv较大 破坏特征:   首先在梁腹出现若干条较陡的平行斜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斜裂缝将梁腹分割成若干斜向的混凝土短柱,最后由于混凝土短柱达到极限抗压强度而破坏。 钢筋情况:   箍筋应力未不到屈服强度 破坏性质:属于脆性破坏 防止斜压破坏:   通过控制梁的最小截面尺寸 2、斜截面破坏三种状态 (2)剪压破坏 破坏前提:λ=1~3,ρsv适量 破坏特征:   截面出现多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延伸最长,开展最宽的斜裂缝,称为“临界斜裂缝”,与此裂缝相交的箍筋达到屈服强度,最后,剪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而破坏。 钢筋情况:   箍筋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性质:脆性不如斜拉      和斜压明显 防止剪压破坏:   通过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置适量腹筋。 (3)斜拉破坏 破坏前提:λ>3,ρsv较小 破坏特征:   一旦梁腹出现一条斜裂缝,就很快形成为“临界斜裂缝”,与其相交的箍筋随即屈服,梁将沿斜裂缝裂成两部分。即使不裂成两部分,也将因临界斜裂缝的宽度过大而不能继续使用。 钢筋情况:   箍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甚至拉断 破坏性质:属于脆性破坏 防止斜拉破坏: 通过控制最小配箍率。 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Vu──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Vc──剪压区混凝土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即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 Vsv──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sb──与斜裂缝相交的弯起钢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以Vcs表示混凝土+箍筋的总受剪承载力 Vcs =Vc+Vsv Vu =Vcs + Vsb 于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对矩形、T形及I形截面一般受弯构件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 混凝土承载力 箍筋承载力 弯起钢筋承载力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Asv =nAsv1,其中n为箍筋肢数,Asv1 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s──箍筋间距; fyv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当λ<1.5时,取 λ=1.5;当 λ>3 时,取λ=3。 2、计算步骤 已知:剪力设计值V,截面尺寸b×h,混凝土强度等级ft,箍筋级别fyv, 纵向受力钢筋的级别和数量As 求:腹筋数量Asv/S 计算步骤如下: (1)复核截面尺寸 一般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 的要求,否则,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2)确定是否需按计算配置箍筋 当满足下式条件时,可按构造配置箍筋,否则,需按计算配置箍筋: (3)确定腹筋数量 仅配箍筋时 或 或 求出Asv/S的值后,根据构造要求选定肢数n和直径d,求出间距s, 或者根据构造要求选定n、s,然后求出d。 (4)验算配箍率 (1)、箍筋和弯起筋间距符合构造要求(附表3-2); (2)、弯起筋锚固长度:受拉区不小于20d,受压区不小于10d,光圆钢 筋设弯钩梁底两侧钢筋不弯起; (3)、鸭筋(吊筋)必须将两端锚固在受压区,不得采用浮筋 3、弯起钢筋的构造要求 s 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