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b.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雅斯贝尔斯);“一个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的自主性,也就没有能力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文化,它将或被消灭,或全盘同化。”(汤一介)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罗素);1、三个世界与三种基本思维模式
2、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举要
3、西方哲学思想举要
4、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
5、 “实践转向”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6、学位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致谢; 1、三个世界与三种思维模式
(1)三个世界
1)形下学世???
又名现象世界,指可以或可能被感知、被指称和形下学描述言说的对象性世界。
——自在的形下学世界
未知自在自然界;潜意识世界
——人化的形下学世界
世界1—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物与人工物)
世界2—主观世界(意识和下意识世界)
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以物为载体的人类精神); 2)形上学世界
即本体世界,指不可能被感知,但可以被直觉或证悟、被指称和形上学描述言说的对象性世界
——客观的形上学世界
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形上学世界(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意义上的形上学世界(上帝或绝对精神等)
——主观的形上学世界
主观唯心主义意义上形上学世界(大我、本我、先验自我等); 3)超形上学世界
又名空、“无”,指不可能被感知、被直觉或证悟、被指称和正面描述言说的非对象性世界。
空宗和禅宗意义上的“空”:“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庄子言下的“言默不足以载”的“‘泰初有无无’的”“无无”;
马克思所说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的“无”;
海德格尔意下的“非对象性存在”的“无”。; (2)三种基本思维模式
1)西方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二元辩证法]
本质:“虽有合,而实为二”(“心是什么?非物。物是什么?决非心!”)
程序:分—合—分(“始于分,中于合,终于分。”)
实例:经典科学中的波动与粒子、有序与无序、确定论过程与随机过程;
经典系统科学中的部分与整体;
日常生活中的你、我、他。; 2)东方的单元论思维模式[单元辩证法]
本质:“虽有分,而实不二”(“天与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体与用,本不二,而究有分,虽分,而仍不二。”)
程序:合——分——合(王夫之:“始于合,中于分,终于合。”)
实例:量子论中的波粒二象性;
混沌现象包含的有序与无序;
克隆技术所揭示出来的部分与整体关系;
《心经》言及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超元论思维模式
——狭义超元论思维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
大乘佛教的“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禅宗的“山水”之喻以及“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 ”
“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缘起性空”,“缘起即空”。 ; ——广义超元论思维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应有所住而生其心”。
量子物理学家的“盲人摸雪”比喻;
萨特《存在与虚无》:“我使意义来到了事物中。”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如果没有‘此在’生存,也就没有世界在‘此’”,“动物没有世界。”
马克思坚持的“人化自然界”思想以及“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2、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举要
(1)阴阳五行智慧
(2)中和中庸智慧
(3)老子的智慧
(4)天人不二智慧
(5)空宗、禅宗的智慧
(6)现代中国哲人的智慧
(7)中国传统智慧的核心;(1)阴阳五行智慧
;;形下学涵义
变化发展,生生不息;阴阳变化
形上学涵义
通过阴阳变化看到其背后的东西——本体(“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超形上学涵义
“无极(不能够说的东西)而太极”
如何解读《周易》
怎样解析五行关系;《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