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卷七年级语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一)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6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jiǎo( )健 云xiāo( ) xuān( )然大波 富丽堂huáng( )
2、下面文段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春天的月光,似乎也戴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脂膏;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祥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停泊在雪地后会涣发出奇异的光茫。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
③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_______,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④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_______《登岳阳楼》)
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______________?”(《列子》)
⑦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4.语言运用(8分)
针对当今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严重损害了他们身心健康的问题,学校团委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根据下面两组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有哪些危害。(3分)
【材料一】新闻一:从偏远农村考入市里某重点中学的小邓,是家乡父老眼中的天之骄子,可进城后却在虚拟的网游中迷失了自我。把每月家里给的零花钱都拿去上网,结果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去年高考,连三本的分数线都没达到,只好又回到本地去补习。
(《北京晚报》)
新闻二:一位女孩为了去网吧会网友不惜从医院逃出,被父母发现后,因不满父母的阻拦,当街对母亲进行打骂。 (《寿光日报》)
【材料二】2011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学校团委委派三名同学分别对学生家长、上网少年、网吧老板就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问题做采访。下面是采访记录。请你说出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4分)
学生家长:我们作家长的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哪有时间每天管孩子上网干什么。
上网少年:没有人指导我们怎样正确运用网络,所以我们就上网瞎溜达呗。
网吧老板:网吧老板也得吃饭啊,青少年上网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分)
阅读《赵普》中部分文字,完成5~8题。(11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5.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2分)
A.普性深沉有岸谷 深沉:沉着稳重。
B.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龌龊:品质恶劣,为人阴险。
C.普明日复奏其人 明日:第二天。
D.普颜色不变 颜色:脸色。
6.“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7.赵普奏荐人才时“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复奏如初”的细节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题。(4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日:”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①不逮:(烛光)照不到。 ②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②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部分文字,完成9-11题。(9分)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