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出行时耗约束下的大都市区空间尺度研究.pdf

发布:2017-05-18约4.71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章编号:1673-9493 (2017 )02-0065-07 中图分类号:U491;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22217/upi.2016.074 出行时耗约束下的大都市区空间尺度研究 ——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比较 Study on Reasonable Spatial Scale of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vel Tim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ypica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张沛 王超深 Zhang Pei, Wang Chaoshen 摘要:国内超大城市已进入都市区发展阶段,但相关理论却相对滞后,研究我国 引言 都市区的空间尺度问题有利于科学地制定城市政策,预留规划设施,促进都市 ( ) 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s Area 是城市化发展 区健康发展。本文从出行时耗角度入手,分析归纳国外发达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 , 、 、 到高级阶段时的一种空间地域形式 在美国 日本 与当前特征,结合京沪等都市区发展现状及通勤时耗特征,研判我国大都市区空 , 间尺度问题。研究结论证实我国大城市都市区空间拓展应以轨道交通为主要支撑 德国等发达国家 大都市区由于承载大量的经济社 , , 方式,小汽车模式虽然出行效率较高,但边际成本较高,不适合我国城市高强度 会活动 在国家经济社会序列中有重要的地位 发 开发特点。在轨道网络化条件下,从出行时耗的角度,提出都市区内单程最长 达国家多将其作为重要的地域统计单元进行研究分 通勤时耗不应超过1.5 小时,采用地铁或市域铁路制式支撑空间拓展最大半径在 , 析 对于都市区概念有官方或学术组织权威的界定 40~60 km 范围内,超大城市都市区范围在7 000 km2 左右,特大城市都市区范围 [1,2] 标准 。 , 在国内学术界 对大都市区概念及其界定 2 在3 500 km 左右。为压缩出行时耗,提高通勤效率,应加强交通与用地系统耦 [3 5]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