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教学设计.pdf

发布:2021-10-31约1.67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最后一课》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6 课,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 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方法上则是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咏品味, 体会作品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怀。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和艺术手法的生动, 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篇目。 小说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 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 事件。这是侵略者在军事强占以后进行的文化侵略, 作者在这里把一个小学校里的一堂课的 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 使这一堂课的任何场景、 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 引导学 生紧扣作品的人物描写, 品味有意蕴的语言, 既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又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理解文章大意, 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的能力, 但在品味语 言方面还稍显稚嫩,无法准确地品味语言的内涵和言外之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2. 学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 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2. 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圈画、品读文中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性语句, 感受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3. 感悟作品选取儿童的叙述视角,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 这一重大主题 的写作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 品味文章中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的语句,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感悟作品选取儿童的叙述视角,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 这一重大主题 的写作特色。 五、教法学法 讨论探究法,自主阅读法 六、教学准备 (一)课前预习 指导学生利用晚自习预习课文, 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遇有不理解的地 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以完成学习、能力 目标。 (二)准备学案 检测和巩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类文拓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七、教学流程与设计 教学环节及内容(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讲述 1. 提问导入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爱国的故事很 多很多,下面请同学讲述一个爱国主题的小 故事。在学生讲述完后顺利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1. 学 生 自 1. 板 书 作 1. 指导学 1、走进都德: 由发言,讲 者, 生朗读,读准 都德( 1840~1897), 法国小说家。代 述 自 己 的 字音和节奏。 表作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短篇小说 了解。 2. 带着学生 2. 引导学 集《星期一的故事集》等。 1870 年普法战 把握重点句 生品味语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